目录控制系统超前校正11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111目的112系统参数设计步骤12校正系统设计121控制系统的任务要求222校正前系统分析223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雷达雷达位置伺服系统校正位置伺服系统校正班级班级0 xx班学号学号xx姓名姓名xx指导老师指导老师x老师201112自动控1课程设计报
自动控制原理气压控制系统Tag内容描述: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 1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 1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整定 2 3.1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 3.2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7 3.3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13 3.4单回路自动调节系统的整定 18 四课程设计体。
2、组 长长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设设 计计 地地 点点 工科楼 C 214 设设 计计 学学 时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 2 第一章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学院 题题 目目: :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初始条件:初始条件:某温箱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51 s p e Gs ss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包括。
4、三设计体会27 四参考文献 28 1 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通过温箱温度闭环仿真及实物调试熟悉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2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 3掌握控制系统性能的根轨迹分析或时域特性分析; 4掌握频率法校正或根轨迹法校正; 5能够根据。
5、 一设计目的一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 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 一般电学系统自动控制方法的 基础上,用 MATLAB 实现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二设计要求二设计要求 收集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独立完成所承担的设计课题的全部内容,初步掌 握设计。
6、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一周一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2 目录目录 绪论绪论.1 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1课程设计的题目3 1.2课程设计的目的4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
7、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2 目录目录 一绪论一绪论 1.1相关背景知识3 1.2课程设计任务3 二设计过程二设计过程.4.4 2.1确定校正传递函数4 2.2利用 MATLAB 绘画未校正系统的 bode。
8、3 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2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1 超前校正的原理及方法 1.1 何谓校正 为何校正 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是系统整 个特性发生变化.校正的目的是为了在调整发大器。
9、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 8 4.1 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4.2 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5 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10 5.1 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10 5.2 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13 6 系统。
10、流量控制系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1.011.0 0 sss K sG 要求:试用 Bode 图设计法对系统进行超前串联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 1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 0.001 ss e 2系统校正后,系统的相。
11、011 o k Gs ss 要求:试用 Bode 图设计法对系统进行超前串联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 1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 0.001 ss e 2系统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量 4050 三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手画出满。
12、1.2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 1 1.3 Matlab1.3 Matlab 软件软件 2 1.3.11.3.1 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 2 1.3.21.3.2 应用应用 3 第二章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4 2.1 2.1 校正装置计算方法校。
13、根轨迹 . 9 2系统特性分析 .10 五频域分析 13 1系统伯德图奈奎斯特图 13 2系统性能分析 .14 六小组分工 16 自动控制研究性教学 电动车车速控制系统校正 2 七感受心得 16 一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通。
14、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2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3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3 三控制算法选择3 四控制参数整定3 五校正前后的特征根4 5.1 校正前的特征根4 5.2 校正后的特征根5 六校正前后。
15、专 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班 号: 任务起至日期: 2011 年 2 月 21 日至 2011 年 3 月 6 日 课程设计题目: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1已知控制系统固有传递函数如下: 102.0112.0 70 sss sG 2性能指标。
16、1 4000mrad,输入电位计增益 i K 4800VM,砝码 C W 质量依所需要的称重范 围而定,本例 C W 2kg. 要求完成以下设计工作 1建立系统的模型及信号流图 2在根轨迹上确定根轨迹增益 K 的取值 3确定系统的主导极点 。
17、零极点模型以及状态空间模型 等.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就使用了 MA TLAB 软件对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简单的函 数进行仿真.此次学会了使用简单的 MA TLAB 语言编写简单的传递函数,还有使 用 Simulink 进行仿真. 我们可将综合。
18、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2 目目 录录 1绪论 . 3 1.1 相关背景知识 3 1.2 课程设计目的 3 1.3 课程设计任务 3 2设计过程 5 2.1 确定校正传递函数 . 。
19、在很多情况下,伺 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 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 .伺服系统的结 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它是由若干元件和部件组成的。
20、前校正 1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1.1 目的 1 了解串联超前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 掌握用频率特性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 3 掌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调试技术; 4 掌握设计给定系统超前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