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设计题目:KSD-1型晶闸管直流随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时间:2012.02.272012.03.03前言KSD-1型晶...I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题目:基于二阶参考模型随动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校正Tag内容描述:
1、长期以来大时滞实验锅炉系统PID参数设定难的问题. 为了使系统更精确, 本文 采用了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估计算法. 关键字关键字: 自校正 PID; 炉温控制; 参数估计; 最小二乘法 实验锅炉炉温自校正 PID 控制系统设计 II 。
2、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学院 题题 目目: :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初始条件:初始条件:某温箱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51 s p e Gs ss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包括。
3、 一设计目的一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 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 一般电学系统自动控制方法的 基础上,用 MATLAB 实现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二设计要求二设计要求 收集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独立完成所承担的设计课题的全部内容,初步掌 握设计。
4、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一周一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2 目录目录 绪论绪论.1 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1课程设计的题目3 1.2课程设计的目的4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
5、根轨迹 . 9 2系统特性分析 .10 五频域分析 13 1系统伯德图奈奎斯特图 13 2系统性能分析 .14 六小组分工 16 自动控制研究性教学 电动车车速控制系统校正 2 七感受心得 16 一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通。
6、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2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3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3 三控制算法选择3 四控制参数整定3 五校正前后的特征根4 5.1 校正前的特征根4 5.2 校正后的特征根5 六校正前后。
7、导 教 师 成绩 2 目录 一设计目的.3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3 三设计方案.4 四校正函数的设计.4 4.1校正前系统特性4 4.2利用 MATLAB 语言计算出超前校正器的传递函数6 4.3 校验系统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题目要求7 五函数。
8、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 8 4.1 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4.2 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5 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10 5.1 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10 5.2 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13 6 系统。
9、3 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2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1 超前校正的原理及方法 1.1 何谓校正 为何校正 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是系统整 个特性发生变化.校正的目的是为了在调整发大器。
10、 电气工程学院 2015 年 6 月 10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3 一设计的目的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具体要求 .3 报告正文: 4 摘要4 四未校正的系统分析 4 五系统校正设计 .7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
11、的性能指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校正装置, 并采用 Matlab 软件进行仿真. 然后在实验装置上搭建校正后的系统 电路,再次测量阶跃输入下的动态稳态性能指标,与校正前的系统进行比较; 三实验条件:三实验条件: 测量仪器自动控制理论实验。
12、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2 目目 录录 1绪论 . 3 1.1 相关背景知识 3 1.2 课程设计目的 3 1.3 课程设计任务 3 2设计过程 5 2.1 确定校正传递函数 . 。
13、 学学 号号 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一星期一星期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2 目 录 一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二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3 2.1 课程设计的内容 4 2。
14、前校正 1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1.1 目的 1 了解串联超前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 掌握用频率特性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 3 掌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调试技术; 4 掌握设计给定系统超前校正。
15、组 长长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设设 计计 地地 点点 工科楼 C 214 设设 计计 学学 时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 2 第一章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6、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2 目录目录 一绪论一绪论 1.1相关背景知识3 1.2课程设计任务3 二设计过程二设计过程.4.4 2.1确定校正传递函数4 2.2利用 MATLAB 绘画未校正系统的 bode。
17、PID 串联戒并联校正装置. 该装置性能指标为: 1静态位置误差 e00.5o 2系统速度误差 esr1o最大速度为 50os 3超调量 Mp30 4振荡次数 N2 5过度过程时间 tp0.7s 。
18、答辩组答辩组 负责人负责人 : 填表时间:填表时间: 20 13 年年 5 月月 II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论文 任务书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二阶参考模型随动系统串联校正设计及仿真研究 主主 要要 研研 究究 内内 容容 方方 法法 。
19、角度与反馈角度之间的偏差原理进行的. 它采用 自整角机作为反馈元件,线性运算放大器作为放大元件,晶闸管作为功率放大元件和直流 伺服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属小功率随动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品质,在系 统中加入 PID 串联或并联校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