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超前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超前校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超前校正(13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目录 控制系统超前校正 1 1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1 1.1 目的 1 1.2 系统参数设计步骤 1 2.校正系统设计 1 2.1. 控制系统的任务要求 . 2 2.2. 校正前系统分析 . 2 2.3. 校正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 2.4. 校正前后系统比较 . 6 3.软件仿真 8 3.1 SIMULINK 仿真 . 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9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1 控制系统超前校正 1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1.1 目的 (1) 了解串联超前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 掌握用频率特性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 (3) 掌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设计
2、方法和参数调试技术; (4) 掌握设计给定系统超前校正环节的方法, 并用仿真技术验证校正环节理论设 计的正确性。 1.2 系统参数设计步骤 (1) 根据给定的系统性能指标,确定开环增益 K。 (2) 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 K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在这里使用 MATLAB 软 件来绘制伯德图显得很方便,而且准确。 (3) 在伯德图上量取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在这里可以利用 MATLAB 软件的 margin函数很快计算出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并绘制出伯德图。 然后计算为使相位裕度达到给定的指标所需补偿的超前相角 00 其中为给 定的相位裕度指标, 0 为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0为
3、附加的角度。 (当剪切率为-20dB 时,0可取5-10 , 剪切率为-40dB时,0可取10-15 , 剪切率为-60dB时,0可取15-20 。 ) (4) 取 m ,即所需补偿的相角由超前校正装置来提供,从而求出 m m sin-1 sin1 a 求出 a。 (5) 取未校正系统的幅值为-10lga(dB)时的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c 。 为使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出现在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6) 由 Ta 1 m 计算出参数 T,并写出超前校正传递函数。 (7)检验指标:绘制系统校正后的伯德图,检验是否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当系 统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增大值,从步骤 3 开始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 超前 校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