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题目目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课课程程名名称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院院部部名名称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专业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班级级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单学学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设计报告书题题目目线性控制系统校正与分析院院部部名名称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专业业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单班班级级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校正Tag内容描述:
1、3.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1 摘要 用 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是对所学的自动控制原理的初步运 用.本课程设计先针对校正前系统的稳定性能,用 MATLAB 画出其根轨迹奈奎 斯特曲线及伯德图进行分析,是否达到系统的要。
2、差系数 1 15 sK v ,相角裕度 50.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 用 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 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
3、 学学 号号 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课程设计学时计学时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1 目目 录录 一设计题目设计题目1 1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设计目的和要求1 1 1 1设计目的设计目的1 1 2 2设计要求设计要求1 1 三设。
4、长期以来大时滞实验锅炉系统PID参数设定难的问题. 为了使系统更精确, 本文 采用了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估计算法. 关键字关键字: 自校正 PID; 炉温控制; 参数估计; 最小二乘法 实验锅炉炉温自校正 PID 控制系统设计 II 。
5、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一周一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2 目录目录 绪论绪论.1 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1课程设计的题目3 1.2课程设计的目的4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
6、 一设计目的一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 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 一般电学系统自动控制方法的 基础上,用 MATLAB 实现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二设计要求二设计要求 收集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独立完成所承担的设计课题的全部内容,初步掌 握设计。
7、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学院 题题 目目: :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初始条件:初始条件:某温箱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51 s p e Gs ss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包括。
8、根轨迹 . 9 2系统特性分析 .10 五频域分析 13 1系统伯德图奈奎斯特图 13 2系统性能分析 .14 六小组分工 16 自动控制研究性教学 电动车车速控制系统校正 2 七感受心得 16 一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通。
9、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2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3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3 三控制算法选择3 四控制参数整定3 五校正前后的特征根4 5.1 校正前的特征根4 5.2 校正后的特征根5 六校正前后。
10、 电气工程学院 2015 年 6 月 10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3 一设计的目的 .3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具体要求 .3 报告正文: 4 摘要4 四未校正的系统分析 4 五系统校正设计 .7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
11、3 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2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1 超前校正的原理及方法 1.1 何谓校正 为何校正 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是系统整 个特性发生变化.校正的目的是为了在调整发大器。
12、导 教 师 成绩 2 目录 一设计目的.3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3 三设计方案.4 四校正函数的设计.4 4.1校正前系统特性4 4.2利用 MATLAB 语言计算出超前校正器的传递函数6 4.3 校验系统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题目要求7 五函数。
13、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 8 4.1 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4.2 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5 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10 5.1 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10 5.2 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13 6 系统。
14、的性能指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校正装置, 并采用 Matlab 软件进行仿真. 然后在实验装置上搭建校正后的系统 电路,再次测量阶跃输入下的动态稳态性能指标,与校正前的系统进行比较; 三实验条件:三实验条件: 测量仪器自动控制理论实验。
15、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2 目目 录录 1绪论 . 3 1.1 相关背景知识 3 1.2 课程设计目的 3 1.3 课程设计任务 3 2设计过程 5 2.1 确定校正传递函数 . 。
16、前校正 1 控制系统的超前校正设计 1.1 目的 1 了解串联超前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 掌握用频率特性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 3 掌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调试技术; 4 掌握设计给定系统超前校正。
17、 学学 号号 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一星期一星期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成绩 2 目 录 一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二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3 2.1 课程设计的内容 4 2。
18、组 长长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设设 计计 地地 点点 工科楼 C 214 设设 计计 学学 时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 2 第一章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9、 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 1 周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2 目录目录 一绪论一绪论 1.1相关背景知识3 1.2课程设计任务3 二设计过程二设计过程.4.4 2.1确定校正传递函数4 2.2利用 MATLAB 绘画未校正系统的 b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