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 资源ID:1444405       资源大小:541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1、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 题题 目目 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设计与校正 - I - 目 录 绪 论 . 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 2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题目 2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 3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3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 3 校正函数的设计 . 4 3.1 理论分析 . 4 3.2 具体设计 . 4 4 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 8 4.1 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4.2 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5 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10 5.1 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10 5.2 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

    2、析 . 13 6 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6 6.1 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 16 6.2 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 18 7 系统的幅相特性 20 7.1 校正前系统的幅相特性 . 20 7.2 校正后系统的幅相特性 . 21 8 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 22 8.1 校正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2 8.2 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3 课程设计总结 . 26 参考文献 . 27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绪 论 - 1 - 绪 论 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 置,使系统整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

    3、标。系统校正的常用 方法是附加校正装置。 按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位置不同, 系统校正分为串联校正、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按校正装置的特性不同,又可分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和 滞后-超前校正。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串联校正。一般来说,串联校正设计比反馈 校正设计简单, 也比较容易对信号进行各种必要的形式变化。 在直流控制系统中, 由于传递直流电压信号,适于采用串联校正;在交流载波控制系统中,如果采用 串联校正,一般应接在解调器和滤波器之后,否则由于参数变化和载频漂移,校 正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很差。 串联超前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或 PD 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 用超前网络或 PD 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

    4、性实现的,使开环系统截止频率 c 增大, 从而闭环系统带宽也增大,使响应速度加快。 在有些情况下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是无效的,它受以下两个因素的限制: 闭环带宽要求。若待校正系统不稳定,为了得到规定的相角裕度,需要超 前网络提高很大的相角超前量。这样,超前网络的 a 值必须选得很大,从而造成 已校正系统带宽过大,使得通过系统的高频噪声电平很高,很可能使系统失控。 在截止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待校正系统,一般不宜采用串联超前校 正。因为随着截止频率的睁大,待校正系统相角迅速减小,使已校正系统的相角 裕度改善不大,很难得到足够的相角超调量。 串联滞后校正是利用滞后网络或 PI 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

    5、原理,利用 其具有负相移和负幅值的斜率的特点,幅值的压缩使得有可能调大开环增益,从 而提高稳定精度,也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 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此外如果待校正系 统已具备满意的动态性能,仅稳态性能不能满足指标要求,也可以采用串联滞后 校正以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同时保持其动态性能仍然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 2 -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 (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

    6、进行性能分析, 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学会使用 MATLAB 语言及 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1.2 课程设计的题目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125.0)(1( )( 0 sss K sG, 试用频率法 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 3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1 10 sK v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 3 -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设计报告中,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 (须写清楚校正过程) , 使其满足工作要求。 然后利用 MATLAB 对未校正系统和 校正后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每一问题分析时应写出程序,输出结果图 和结论。最后还应写出心得体会与参考文献等。 2.2 课程设计的


    注意事项

    本文(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