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2011年--外文翻译--公共服务外包的形式及其局限性(译文)
《(节选)2011年--外文翻译--公共服务外包的形式及其局限性(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选)2011年--外文翻译--公共服务外包的形式及其局限性(译文)(7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1 中文 5800 字 出处: Muench M. Outsourcing of Public-Services - Forms and LimitationsJ. Creative & Knowledge Society, 2011, 1(2):83-95. 译文 公共服务外包的形式及其局限性 Michael Muench 关键词:公共服务;外包;公私伙伴关系;辅助性原则;制造或购买的决定;公 共法 2外包的原因、类型和可能性 2.1 外包的原因 2.1.1 区域经济方面 当外包任务预计将在提供服务上实现更高的效率,特别是基于个人更灵活的适应 能力和行为方式,加上结果变化影响,于是就存在另一
2、个优势,通常被认为是由于专 业化和曲线效应,而以服务生产的规模化及更好的效率为基础的。类似的效果是由于 下放任务时的责任转移。其中的一个原因可以在产权理论中找到。当产权明显分离的 时候,代理人员将会尽最大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动机,即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效应和 资源的节约,因为他们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努力下,从最高利润形式中追求利益最大化。 竞争理论也被视为同样适用,因为它描述了帕累托最优的情况下所有主体与其他市场 参与者在由此产生的的任务中达到他们的个人最优化的总体情况。这种状况只在市场 环境中存在,而不是行政环境中。这个市场优化过程的一般规则由法律和一只 “看不见 的手 ”进行详细的控制 (Metz
3、ger, M. 1990 第 50 页 )。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小型 /中型公司的发展,因为这些公司代 表着大多数的德国 公司,他们被认为是经济成功的原因和德国经济灵活性的重要表现。而如今,这一变 化趋向于更小、更分散的单位,他们更灵活、更具创新性,在面对市场时能够更快地 反应,调整战略维度。分权的优点可以用一个突出的例子来说明,那就是法本公司的 分立。法本公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一个巨大的德国企业集团,掌控者依次是 巴斯夫、拜耳和赫斯特。后来在极短时间内,每一个继任者都将集团做得更大,比之 2 前更成功 (Engels, W. 1976 第 40 页 )。 外包的公共服务也可以提高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选 外文 翻译 公共 服务 外包 形式 情势 及其 局限性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