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外文翻译--论混凝土开裂的概率模型——从局部到整体(译文)
《2010年--外文翻译--论混凝土开裂的概率模型——从局部到整体(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外文翻译--论混凝土开裂的概率模型——从局部到整体(译文)(17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1 中文 9000 字 出处: Tailhan J L, Dal Pont S, Rossi P. From local to global probabilistic modeling of concrete crackingJ. Annals of Solid and Structural Mechanics, 2010, 1(2): 103-115. 论混凝土开裂的概率模型 从局部到整体 J.-L. Tailhan S. Dal Pont P. Rossi 摘要: 当处理诸如大坝结构,核电厂的船只,废弃物(或核能)存储结构,隧道 等预期寿命之类问题时混凝土裂缝的描述是关键。这样做的主要目
2、的是不仅要描 述一个已有缺陷的增长状态,也预测在最初状态时无缺陷结构裂缝的成因和形成 原因(至少在宏观层面)。本文提供了一个拉伸开裂的宏观模型(即足以说明在 结构层面的行为模型),能够在出现局部状况(裂缝)时提供信息。该模型需要 通过适当的实验验证,相应规范的的 支持,并考虑到规模效应以及混凝土的异质 性。还能根据力学性能的统计分布通过 2D 比较用原实验测试结果来验证。 一、前言 裂缝形成一个热传导障碍并创造了液体,气体和污染物的优先流向路径。他们的描述的 是预测的结构,如水坝,核电站容器,废弃物(核能)存储结构的寿命或者是隧道。至关重 要的是不仅描述了一个存在缺陷的增长,也预测在最初的无缺
3、陷结构裂缝的成因和形成原因 (至少在宏观层面)。在文献中描述核或者裂缝演化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结果很难预测, 尤其是当裂纹开口和间距有关。但是超过二十年以来在 LCPC 举行的实验分析证明,这些 现象可以通过明确地考虑到具体的异质性(这是在体积效应的起源)或用正确的概率方法正 确的描述观察结果。现在已首次提出了一个基于这些概念的原始模型并在最近被通过。 在 LCPC 举行的混凝土开裂机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制定一个宏观的连续三维模型, 整合异质性和通过概率的方法,适应全面大规模的土木结构的开裂和体积效应分析。 对于这样的结构分析,三维建模是必要的。然而,作为第一步,该方法已被开发的二维 模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文 翻译 混凝土 开裂 概率 几率 模型 局部 整体 总体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