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课程设计--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设计
《工程课程设计--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课程设计--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1 设计的原始资料设计的原始资料 1.1 1.1 具体题目具体题目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设计: 设计内容:根据高速电气化铁路道岔的要求,进行高速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设计,并说 明其工作原理,计算始触区位置。 1.2 1.2 要完成的内容要完成的内容 本次设计要完成:分析高速无交叉线岔的工作原理,了解无交叉线岔的平面布置及 设计原则,以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为依据,完成对无交叉线岔的设计,并依据已设计完成 的无交叉线岔,计算其始触区。 2 2 设计方案及原理设计方案及原理 2.1 2.1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道岔的要求高速电气化铁路对道岔的要求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道岔的要求如下: (1) 机车
2、在正线可实现高速行车,不受站线接触悬挂的影响; (2) 必须保证两支悬挂过度平滑,即机车从正线驶入站线,受电弓可以平稳过度到 站线,机车从站线驶入正线时,受电弓可以平稳过度到正线,且不出现钻弓、打弓等现象; (3) 必须保证线岔处的弹性,减少硬点; (4) 要求施工时简单,运营时减少维修,事故时容易恢复。 2 2. .2 2 无交叉线岔的原理无交叉线岔的原理 无交叉线岔的最大优点是保证机车能从正线高速通过,在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 触线位于正线线路中心以外 999mm处。 因为机车受电弓一半的宽度为 673mm,考虑受 电弓摆动 200mm,富余量 100mm,即运行机车受电弓在向线侧最外端可
3、触及到的最大 尺寸为 673+200+100=973mm,其值小于 999mm。若受电弓向线侧反向摆动 200mm,则 673-200=473mm,其值大于定位点处拉处值 333mm,因而机车从正线高速通过岔区时, 与区间接触网一样正常受流,与侧线接触悬挂无关,由于在悬挂布置时,充分考虑了受电 弓的工作长度和摆动量,并且考虑了富余量,所以,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可能 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的绝对安全性,且在道岔处不存在相对硬点。 接触网课程设计报告 1 2.2.3 3 无交叉线岔的设置原则无交叉线岔的设置原则 无交叉线岔的道岔柱位于正线和侧线的两线间距的 666mm 处,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课程设计 高速 电气化铁路 接触 交叉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