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14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题目 学 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2013 年 8 月 25 日 摘 要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 器的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 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是换热器。它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 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 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独的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 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热交换器。 由于
2、制造工艺和科学水平 的限制,早期的换热器只能采用简单的结构,而且传热面积小、体积大和笨重, 如蛇管式换热器等。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不仅 单位体积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而且传热效果也较好,长期以来在工业生产中成 为一种典型的换热器 二十世纪 20 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 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多种形式。30 年代初, 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 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30 年代末,瑞典又制 造出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 介
3、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 60 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 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 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 泛应用。此外,自 60 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 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70 年代中期,为了 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热管式换热器。 70 年代末随着能源矛盾的日益突出,国内冶金工业炉开始大量采用换 热器,其中绝大多数是金属对流换热器。当时最受青睐的是翅片管换热器, 它的换热元件是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原理 课程设计 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