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16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课课 题:题: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二) 专专 业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班 级级: 2011 级三班 1 目录 一、一、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二、设计要求 -1 三、实现过程三、实现过程 -3 3.1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 - 3 3.1.1 设计原理设计原理 - 3 3.1.2 设计步骤设计步骤 - 4 3.2 设计与分析设计与分析 - 5 3.2.1 校正前参数确定校正前参数确定 - 5 3.2.2 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 5 3.2.3 理论系统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理论系统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和 BODE 图图- 7 3.2.4 系统软件仿
2、真系统软件仿真 - 8 四、四、总结总结 -15 五、参考文献五、参考文献 -16 2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一、设计目的 (1)掌握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对控制系统相角裕度、稳态误差、剪切频率、相角穿越频率以及 增益裕度的求取方法。 (3)掌握利用 Matlab 对控制系统分析的技能。熟悉 MATLAB 这一解决具体 工程问题的标准软件,能熟练地应用 MATLAB 软件解决控制理论中的复杂和工程 实际问题,并给以后的模糊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多变量控制理论等奠定基 础。 (4)提高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 二、设计要求二、设计要求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课程设计 串联 超前 滞后 校正 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