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
《党校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校毕业论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9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正在迅速展开, “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减免农业税”等一些积极的导引政策和 经济手段相应出台。然而,农村如此之大,农民如此之多,基础如此 之弱,只等城市和工业“拖”未必能拖得动;在财富积累、资源存量 并不丰裕的情况下,期望靠“予”的方式让农村尽快发展,只能是杯 水车薪。 要改变中国农业、 农村和农民的状况, 就要从农村建设的“主 体”农民开始, 由“新”入手, 让农民得“新知”、 有“新解”、 出“新招”, 不断释放新农村发展的内生力量。 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 思维习惯、文
2、化观念等,从而真正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保护和 发展农村生产力,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因此,探索转型期培育新型农 民的途径与方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显而易见。 一、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1、文化水平偏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党和政府一直将 农村作为普及教育和扫盲的重点。 由于一些农民观念陈旧和受收入增 长缓慢的影响,农村辍学率和失学率都比较高,所以目前中国文盲和 半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据中国农业年鉴 2001 资料显示:“2000 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构成大致如下:文盲或半文盲人数占 2 8.09%,接受小学教育的占 32.22%,接受初中教育的占 4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校 毕业论文 新农村 建设 背景 新型 农民 培育 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