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煤矿新井设计
《毕业设计--煤矿新井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煤矿新井设计(82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I *公司新兴一矿 2.4Mt/a 新井设计 前 言: 本设计矿井为*公司新兴一矿新井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 2.4Mt/a,服务 年限 80a。井田内共划分为 2 个水平开采,共有 47 #、48#、49#、50#、51#、58#、 60 #、63#、65#、67#、68#共 10 层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为 15m。煤层工业牌号 为 1/3 焦煤,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为 269.13Mt。本矿井设计采用双立井开拓 方式,共六个采区,采区为双翼开采,两个工作面达产。采用煤层群联合布置 方式,47 #、48#、49#层联合开采。大巷采用 10t 架线式电机车牵引 5t 底卸式 矿车运输,走向长壁采
2、煤法采煤,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全部跨落 法。 关键词: 联合开采 可采储量 开拓方式 走向长壁 全部垮落法 II 目 录 前前 言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绪 论论 1 1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及采区综述矿井及采区综述 1 1 1.1 1.1 矿井概述矿井概述 1 1 1.1.1 井田位置及范围 1 1.1.2 矿井地质情况 2 1.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2 1.1.2.2 井田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4 1.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4 1.1.2.4 岩石性质 厚度特征 . 7 1.1.2.5 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7 1.1.2.6 煤质 牌号及用途
3、 . 8 1.1.2.7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8 1.2.2.8 井田储量的计算 8 1.2.2.9 保安煤柱 9 1.2.2.10 储量计算方法 . 9 1.2.2.11 储量计算的评价 . 10 1.2.2.12 采区生产能力 储量及服务年限 . 10 1.1.3 井田开拓 . 11 1.1.3.1 概述 . 11 1.1.3.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 11 1.1.3.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 11 1.2 1.2 采区地质特征采区地质特征 1212 1.2.1 设计采区的位置 边界 范围及采区煤柱 . 12 1.2.2 采区地质和煤质情况 . 12 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煤矿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