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电缆卷线机线速控制)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电缆卷线机线速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电缆卷线机线速控制)(16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题目:题目: 电缆卷线机线速控制电缆卷线机线速控制 一、控制系统分析 (一)控制系统分析:(一)控制系统分析: 电缆卷线机线速控制系统如图 1-1-1 所示。 图 1-1-1 电缆卷线机控制系统 (二)控制过程分析:(二)控制过程分析: 电缆卷线机控制系统中,一个测速计用来测量电缆离开卷线筒的速度,转速 计的输出用来控制卷轴驱动电机的速度。当电缆绕满时,电缆卷筒的半径 R 为 4m。当没有卷绕电缆时,卷轴的半径 R=2m。若电缆卷筒的转动惯量为 I=18.5R 4-221,则半径变化率为: 式中:W 为卷轴厚度;D 为电缆直径。 Rw 为电缆的实际速度,卷轴角速度 w=转矩积分的 1/I 倍。
2、放大器的传 递函数是 K,电机的传递函数为,测速计为。 二、控制系统建模 ( (一一) )转轴动态特性变量关系:转轴动态特性变量关系: 电缆卷线机速度控制系统中, 与电缆卷线机线速度变化相关的主要变量都集 中在系统动态特性环节,系统内部各变量和参数定义如下: R卷筒半径 I转动惯量 D电缆直径 1 W卷轴厚度 M转矩 卷轴角速度 在电缆卷线机工作的过程当中,根据动力传动关系和刚体力学基本工作原 理,各变量之间的变量关系如下: I=18.5R4-221 1 dR/dt=-(D2w)/2W 2 =1/I*M 3 (二)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二)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卷轴松开时, 卷轴转动惯量是随时间变化的
3、仿真过程中应将这个变化考虑在 内。根据(一)中式子123 变量之间的关系,若电缆的期望速度为 50m/s, W=2,D=0.1,以及 t=0 时 R=3.5 的情况下,选取增益 K 的取值分别为 0.01、0.1、 0.5 等不同取值, 在 Simulink 中搭建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 Simulink 仿真,系统仿真 图如下图 2-2-1 所示。 图 2-2-1 Simulink 仿真模型 三、系统特性研究和最佳控制策略确定 (一)单纯的比例控制调节(一)单纯的比例控制调节: 当增益 K=0.01、0.1、0.5、1 时,分别计算系统在 20s 内的速度响应。选择 增益 K 的取值,使系统的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课程设计 电缆 卷线机线速 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