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编译器的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编译器的实现(9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器的实现编译器的实现 学 院(系) :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同 组 人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 1 - 目目 录录 1 课设要求 1.1. 实现原理 1.2. 单词符号及种别表 1.3. 语法结构的定义 2 运行环境 3 总体设计思想 4 详细设计思想 4.1. 词法分析主要算法 4.2. 语法分析主要算法 4.3. 语义分析主要算法 5 流程框图 6 函数相关说明 7 程序用例及运行结果 8 小组分工与合作 9 心得与体会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 2 - 1 课设要求 用 C+语言对下述文法和单词表定义的语言做一个编译器,实现了 LL
2、(1)词法分析,语法分析, 中间代码生成功能。 1.1. 实现原理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 与中间代码产生、优化、目标代码生成。每一个阶段在功能上是相对独立的,它一 方面从上一个阶段获取分析的结果来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由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阶 段。由编译程序的五个阶段就对应了编译系统的结构。 表 格 管 理 出 错 处 理 单词符号 语法单元 中间代码 中间代码 目标代码 语法分析器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器 优化器 目标代码生成器 词法分析器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 3 - 1.2. 单词符号及种别表 1.3. 语法结构定义 P DS D int ID
3、 ;int ID; Sif (B) then S else S | while (B) do S | L | ID=E LSL L ; L | BT T T F F F ID relop ID | ID ET+T| -T TF* F | /F F (E) | NUM | ID /红颜色的是终极符黑颜色的和不是终极符红颜色的是终极符黑颜色的和不是终极符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 4 - 2 运行环境 Windows 系统 Visual C+ 6.0 3 总体设计思想 采用递归下降子程序法和语法制导翻译及回填拉链技术 4 详细设计思想 词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四元式 4.1.词法分析主要算法 这部分对
4、源文件进行分析,允许/* */注释。从源文件依次读取字符,对 字符进行分析,组成字符串、数字、关系符等固定含义的 token 符,并把它们 添加到 token 链中,如果遇到非法字符报错并退出程序。 4.2.语法分析主要算法 这部分对 Token 链进行分析,利用递归下降子程序法的分析方法。 4.3.语义分析主要算法 这部分对语法树从左到右进行遍历,节点记录了规约式的编号,遍历到节点时就进 行相应处理。语义分析主要检查变量、函数是否被定义或重定义,同时产生四元式。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 5 - 5 流程框图 图 1 主函数程序流程图 图 2 递归下降分析分析程序流程图 6 函数相关说明 sym
5、 getsym(char now); 词法分析函数。 void yuyi(); 语义分析函数。 D(); 变量定义分析函数。 S(); 语句分析函数。(if then else while do 赋值 复合) B(); bool 表达式分析函数。 L(); 复合语句分析函数。 Ll(); 复合语句连接分析函数。 满 足 否 main 满足(否 满足)否 调用 getsym() 出错处理 调用 getsym() 调用语句块分析函数 调用 getsym()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初始化 调用 getsym( )读取单词符号 调用 yuyi( ) 循环输出四元式 fourcom 结束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 6 - Tt(); or 连接分析函数。 Ff(); and 连接分析函数。 E(); 赋值语句分析函数。 T(); +,- 连接分析函数。 F(); *,/ 连接分析函数。 bool lookup(string a); 检验变量是否定义函数。 void check(sym a); 检验是否用没定义变量函数。 string add(int stop,int ttop); 部分四元式生成函数。 (一部分在分析函数中直接生成) 。 7 程序用例及运行结果 成功样例 1 int a; int b; a=10; if (a0) then b=a # 运行结果 成功样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