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36矿井运输提升设计说明书223636矿井提升与运输课程设计矿井提升与运输课程设计第一节第一节绪论绪论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继矿井提升运输课程后的一门设计实践性课程,理论...中国矿业学院成教院毕业设计第1页综述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与普通胶带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一样,是以胶带作
矿井运输与提升Tag内容描述:
1、记录员:记录员: (签名)(签名) 成成 绩绩 评评 定定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答辩组评定成绩答辩组评定成绩 综合成绩综合成绩 注:评定成绩为注:评定成绩为 100 分制,指导教师为分制,指导教师为 30%,答辩组为,答辩组为 70%。
专业答辩组组长:专业答辩组组长: (签名)(签名) 200 年年 月月 日日 i 摘摘 要要 本设计主要对矿井生产所用的提升及运输设备的选型进行的一次合理选择。
矿井提升需要用一些专用的提升设备,主要有提升容器,提升钢丝绳,提升机, 井架, 装卸载设备以及一些辅助设备。
矿井提升设备是矿山较复杂而庞大的机电设备, 它不仅承担物料的提升与下放任务,同时还上下人员。
矿井运输是煤炭生产过程的一 部分,煤炭的井工生产中,运输线路长,巷道条件多种多样,运输若不畅通,采掘工 作就无法继续进行,井工生产的煤矿运输作业,包括从工作面到矿井地面的煤炭运输 和辅助运输,辅助运输包括矸石、材料、设备和人员运输。
本书分四篇就以上几种设备的选型计算方法进行系统论述。
关键词:提升机、运输机 ii Abstract The。
2、业专业 姓名姓名 设计时间:设计时间:2009 9 年年2 2月月2222日日2009 9 年年4 4月月3030日日 评阅意见:评阅意见: 成绩:成绩: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签字)(签字) 职职 务:务: 200 年年 月月 日日 ii 前 言 中国幅员辽阔,矿产丰富,煤炭生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其中近 95%是以井下开采方式开采, 需要通过一系列运输提升设 备提到地面以实现其使用价值。
作为生产的基本环节,提升、 运输设备的合理结构和设计,安全经济运行和科学管理维护, 直接关系到矿井生产能力及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提升设备是沿井筒(包括斜坡和盲井)升降人员,提 升煤炭、矿石、器材的机械设备。
主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容器, 提升钢丝绳,提升机,井架及装卸载设备等。
矿井运输是煤炭生产过程的一部分,煤炭的井工生产中, 运输线路长,巷道条件多种多样,运输若不畅通,采掘工作就 无法继续进行,井工生产的煤矿运输作业,包括从工作面到矿 井地面的煤炭运输和辅助运输,辅助运输包括矸石、材料、设 备和人员运输。
关键词:提升机、运输机 iii The mineral。
3、 2、课程设计的成果最后集中表现在课程设计说明书上,每个学生应独立完 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根据系统方案设计的分析、计算内容,写出设计说明,要求其内容密切 结合设计课题,重点突出,用自己的语言认真书写,文字通顺流畅,要防止不加 分析地长篇引用教科书,抄袭其它著作中的阐述,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必须有目 录、正文和参考文献,打印说明书。
4、设计选题分班进行,每位同学采用不同方案(或参数)独立完成,注意 目录、和正文的形式不要出现基本雷同现象,否则视为相互抄袭,成绩均为不及 格。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根据给定的矿井设计生产条件,完成矿井生产系统各运输环节的主要运 输和辅助运输方式及矿井提升方式的技术方案论证; 2、完成矿井运输系统设备的选型与配套、完成提升系统的设备选型,对主 要运输环节的设备运输能力和提升能力进行计算; 3、写设计说明书,不少于四千字,设计说明书按照统一封面,统一格式, 内容包括矿井生产技术条件、主要设计要求、技术方案论证与选择、运输设备与 提升设备的选型设计和生产能力计算,设计计算中的有关技术规范与要求等; 4、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4、176;, 平均煤厚 4.1m, 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 瓦斯涌出量相对较高, 涌水量也较大。
根据实际的地质资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 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用立井上下山开采,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走 向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排水和等生产系统 的设备选型计算, 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 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 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 实现一矿一 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煤矿;设计;提升;运输;排水 III 目 录 摘 要 II 1 矿井运输 . 1 1.1 井下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 1 1.3 大巷运输设备 . 2 1.4 列车组成的计算 . 3 1.5 电机车台数的计算 . 6 2 矿井提升 . 8 2.1 矿井提升概述 . 8 2.2 矿井提升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原始资料 . 8 2.3 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 8 3 矿井排水 18 3.1 概述 18 3.2 排水设备选型计算 19 总 结 . 27 参考文献。
5、料情况进行井田开拓和准备方式的 初步设计,该矿井决定采用立井上下山开采,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走 向长壁采煤法,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
对矿井运输、矿井提升、矿井排水和等生产系统 的设备选型计算, 以及对矿井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提出要求, 完成整个矿井的初步设计。
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 采用先进技术和借鉴已实现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的经验, 实现一矿一 面高产高效矿井从而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煤矿;设计;提升;运输;排水 论文写作指导:QQ625880526 论文资源网 www.lwenzy.com 最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资源分享、下载平 台 目 录 摘 要 . I 1 矿井运输 . 1 1.1 井下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 1 1.3 大巷运输设备 . 2 1.4 列车组成的计算 . 3 1.5 电机车台数的计算 . 6 2 矿井提升 . 8 2.1 矿井提升概述 . 8 2.2 矿井提升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原始资料 . 8 2.3 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 8 3 矿井排水 18 3.1 概述 18 3.2 排水设备选型计算 19 总 结 . 27 参。
6、机车台数的计算 . 6 2 矿井提升 . 8 2.1 矿井提升概述 . 8 2.2 矿井提升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原始资料 . 8 2.3 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 9 1 1 矿井运输 1.1 矿井运输概述 本矿井设计年工作日 330 天,每天二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提升 16 小时。
该设计采区位于一水平右翼,东以矿井边界为界,西与七采区相邻,南以-50m 等高线 为界,走向长度 1230m,采区平均倾斜长 400m(北+107m 以上为煤层风化带) ,采区面积 492000m采区内有 m1、m2 两层可采煤层。
矿井先期投产 m1 煤层的一个采区保证年产量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平均倾角 2采区 回风大巷、运输大巷位于采区上,下部边界距 m2 煤层底板 15m 的岩石中。
M1 煤层:平均厚度 2.21m,煤的密度为 1.42t/m3,为稳定煤层,煤质中硬,节理较为发 育,低瓦斯。
M1 煤层距 M2 煤层 8m。
M1 煤层伪顶厚 0.1m,为泥岩;直接顶厚 4m,为沙质泥岩;老顶为中粒砂岩, 底板为粉砂岩,底板上有 0.3m 的厚泥质页岩,较松软。
采区服务年限为 7.8。
7、 速可拆支架、机尾等组成。
机头传动装置由传动卷筒、减速器、液力联轴器、机架、卸载滚筒、清 扫器组成。
机头传动装置是整个输送机的驱动部分,两台电机通过液力联轴器、减 速器分别传递转距给两个传动滚筒(也可以用两个齿轮串联起来传动) 。
用 齿轮传动时,应卸下一组电机、液力联轴器和减速器。
液力联轴器为 YL-400 型,它由泵轮、透平轮、外壳、从动轴等构成, 其特点是泵轮侧有一辅助室,电机启动后,液流透过小孔进入工作室,因而 能使负载比较平衡地启动而电机则按近于坚载启动,工作时壳体内加 20 号 机械油,充油量为 14m3,减速器采用上级齿轮减速,第一级为圆弧锥齿轮, 第二、第三级为斜齿和直齿圆柱齿轮,总传动比为 25.564,与 SGW-620/40T 型刮板输送机可通用互换,减速器用螺栓直接与机架连接。
传动卷筒为焊接结构, 外径为 500 毫米, 卷筒表面有特制的硫化胶层, 因此对提高胶带与滚筒的 eua 值, 防止打滑、 减少初张力, 具有较好的效果。
卸载端和头部清扫器,带式逆止器,便于卸载,机头最前部有外伸的卸 载臂,由卸载滚筒和伸出架组成,滚筒安装在伸出架上,其。
8、料的基础上, 明确系统的主要功能,确定实现系统主要功能的原理 方案,需要时可以对方案进行选优。
2、课程设计的成果最后集中表现在课程设计说明书上,每个学 生应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根据系统方案设计的分析、计算内容,写出设计说明,要求 其内容密切结合设计课题,重点突出,用自己的语言认真书写,文字 通顺流畅,要防止不加分析地长篇引用教科书,抄袭其它著作中的阐 述,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必须有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打印说明书 4、设计选题分班进行,每位同学采用不同方案(或参数)独立 完成,注意目录、和正文的形式不要出现基本雷同现象,否则视为相 互抄袭,成绩均为不及格。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3 3 / 3636 1、根据给定的矿井设计生产条件,完成矿井生产系统各运输环 节的主要运输和辅助运输方式及矿井提升方式的技术方案论证; 2、完成矿井运输系统设备的选型与配套、完成提升系统的设备 选型,对主要运输环节的设备运输能力和提升能力进行计算; 3、写设计说明书,不少于四千字,设计说明书按照统一封面, 统一格式,内容包括矿井生产技术条件、主要设计要求、技术方案论 证与选择、运输设备与提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