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医学外文翻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位置对于假体-骨撞击前的最大屈膝角度的影响(译文)
《2011年医学外文翻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位置对于假体-骨撞击前的最大屈膝角度的影响(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医学外文翻译--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位置对于假体-骨撞击前的最大屈膝角度的影响(译文)(5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中文 5400字 出处: Mizu-uchi H, Colwell C W, Matsuda S, et al. Effect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mplant position on flexion angle before implant-bone impingementJ.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2011, 26(5): 721-727.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位置对于假体 -骨撞击前的最大屈膝角度的影响 Mizu-uchi H, Colwell C W, Matsuda S, et al. 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
2、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已成为最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文献报道的假体存活率在 15 年后仍可高于 90%。随着 TKA 术后长期结果的不断改善,如何达到术后关节活动度最大化的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于亚洲国家以及经常需要屈膝而坐的患者而言,术后屈膝活动的范围尤为重要。即使在北美,高达 75%的患者认为在 TKA术后进行诸如蹲坐、跪和园艺劳动等需要较大膝屈曲度的活动时困难增大。 已有许多临床研究探讨了影响 TKA术后关节活动度的相关因素。其中患者相关因素(如术前活动度、 BMI、合并疾病、年龄、性别)可极大地影响术后关节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R
3、OM)。同样地,包括关节线高度、髌骨轨迹、恰当的屈伸间隙平衡、后关节囊松解、骨赘切除等在内的手术技巧均可影响术后 ROM。另外,经体内透视分析证实,股骨后髁偏心距( posterior condylar offset, PCO)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既往研究已经分析过假体力线及相对位置对术后 ROM的影响。 Walker 等报道,向后方和近端调整股骨假体位置及增加胫骨假体 后倾角度可增大股骨与胫骨塑料模型之间的屈曲角度。Massin 和 Gournay 通过对膝关节侧位片上假体元件的二维投影模板进行分析,认为更大的PCO 可增加胫骨假体的后倾角度,而偏后的股胫接触点可以增加膝关节屈曲度。然而,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外文 翻译 膝关节 置换 术中假 体位 对于 撞击 最大 屈膝 角度 影响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