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频技术外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频技术外文翻译(15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南京邮电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 学 院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庄宁晖 班级学号 B08021314 外文出处 Robert Clyde Dixon.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M.IEEE Press,1976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价: 1翻译内容与课题的结合度: 优 良 中 差 2翻译内容的准确、流畅: 优 良 中 差 3专业词汇翻译的准确性: 优 良 中 差 4翻译字符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符合 不符合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1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扩频 技术 摘 要 扩频
2、 技术 是 信号 (例如一个电气、电磁,或声 信号 )生成的特定 带宽 频率域 中特意传播,从而导致更大 带宽 的 信号 的方法。这些技术用于各种原因包括增加抗自然 干扰 和 干扰 ,以防止检测,并限制 功率流密度 (如在 卫星 下行链路 )的安全通信设立的。 跳频 的历史 : 跳频的概念最早是归档在 1903 年美国专利 723188 和美国专利 725605 由尼古拉特斯拉在 1900 年 7 月提出的。特斯拉想出了这个想法后,在 1898 年时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遥控潜水船,却从 “受到干扰,拦截,或者以任何 方式干涉 ”发现无线信号控制船是安全的需要。他的专利涉及两个实现抗干扰能力
3、根本不同的技术,实现这两个功能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或其他专用特征的干扰免疫。第一次在为使控制电路发射机的工作,同时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频率和一个接收器,其中的每一个人发送频率调整,必须在作出回应。第二个技术使用由预定的方式更改传输的频率的一个编码轮控制的变频发送器。这些专利描述频率跳变和频分多路复用,以及电子与门逻辑电路的基本原则。 跳频在 无线电报 中也被无线电先驱约翰内斯 Zenneck 提及 (1908,德语,英语翻译麦克劳希尔, 1915 年 ),虽 然 Zenneck 自己指出德律风根在早几年已经试过它。Zenneck 的书是当时领先的文本,很可能后来的许多工程师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一名
4、波兰 的工程师 (Leonard Danilewicz),在 1929 年提出了这个想法。其他几个专利被带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包括威廉贝尔特耶斯(德国 1929 年,美国专利 1869695, 1932)。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美国陆军通信兵发明一种称为 SIGSALY 的通信系统,使得罗斯福和丘吉尔之间能相互通信,这种系统称为扩频,但由于其高的机密性, SIGSALY 的存在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知道。 最著名的跳频发明是女演员海蒂拉玛和作曲家乔治安太尔,他们的 “秘密通信系统 ”1942 年获 美国第 2,292,387 专利 。拉玛与前夫弗里德里希汀曼德这位奥地利武器制
5、造商在国防会议上了解到这一问题。安太尔 -拉马尔版本的跳频用 钢琴卷 88 个频率发生变化,其旨在使无线电导向 鱼雷 ,让敌人很难来检测或干扰。该专利来自五零年代ITT 公司 和其他私人公司开始时发展 码分多址 (CDMA),一个民间形式扩频,尽管拉马尔专利有没对后续技术有直接影响。它其实是在 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 、乐华政府和电子工业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及 万年电子系统 导致早期扩频技术在 20 世纪 50 2 年代的长期军事研究。雷达系统的并行研究和一个称为 “相位编码 ”的技术类似概念对扩频发展造成影响。 扩频通信 这是一种在其( 电信 )信号传输一个 带宽 远远多于原始信息的 频率
6、 内容的技术 。 扩频通信是构建技术,它采用直接序列、调频,或多个访问 /多种功能可用这些的混合信号。这种技术减少了对其他接收机的潜在干扰,同时实现隐私。扩频通常会使用 噪声 的连续的信号传播结构,通常使用 窄带 上的信息信号分散一个相对 宽带 (单选)的波段的频率。 接收器接收信号的相关性检索原始的信息信号。要么努力抵御敌人的通信干扰(防堵塞,或简称 AJ),或隐瞒事实,沟通,甚至发生,有时也称为低截获概率( LPI)的。 跳频扩频 (FHSS), 直接序列扩频 ( DSSS)、 时间跳频扩频 (THSS)、线性扩频 (CSS),和这些技术的组合都是扩频的形式。每种方法采用了伪随机数字序列使
7、用的 伪随机数字生成器 创建 以确定 与 控制信号通过分配带宽的传播模式。 超宽带 (UWB)是另一种调制技术,实现了基于传输短时间内脉冲相同的目的。无线以太网标准 IEEE 802.11在其无线接口使用 跳 频扩频 或直接序列扩频。 备 注 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已知和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军事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技术。 “传播 ”的无线电信号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若干程度高于最低要求。扩频的核心原则就是波载波噪声样,使用和作为名称意味着比相同的数据速率在简单的点对点通信所需更多的带宽。 两种主要的方法: 1.直接序列 (DS) 2.跳频 (FH) 耐干扰。直接序列在抵御连续时间窄带干扰更好,而跳频抗脉冲干扰是更好。在直接序列系统中,窄带干扰会影响检测性能如干扰功率量蔓延了整个信号的带宽时,通常检测性能不会比更强背景噪声。相比之下,在那些低带宽的窄带信号系统,如果干扰功率恰巧集中在信号带宽那么接收的信号质量将会严重降低。 抗 窃听 。扩频代码(在直接序列系统)或跳频模式(在跳频系统)通常任何一方都不知道谁的信号是未定义的,在这种情况下 “加密 ”信号,并降低对方的对其的判断意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给定的噪声 功率谱密度 (PSD),扩频系统需要在每比特相同数量的能源之前传播窄带系统因此同样的功率,如果比特率在扩展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