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成原理课程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课程设计报告 学学 院:院: 班班 级:级: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提交日期: 2 1 1 实验概述实验概述 1.11.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1) 融会贯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各章的内容,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计算机 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的认识,特别是对硬连线控制器的认识,建立清 晰的整机概念。 (2) 学习运用ISP(在系统编程)技术进行硬件设计和调试的基本步骤和和方法,熟悉集 成开发软件中设计、 模拟调试工具的使用, 体会ISP技术相对于传统开发技术的优点。 (3) 培养科学研究的独立工作能力,取得
2、工程设计与调试的实践经验。 1.21.2 设计与调试任务设计与调试任务 (1) 按给定的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在所提供的器件范围内,设计一台硬布线控制器控 制的模型计算机。 (2) 根据设计图纸, 在通用实验台上进行组装, 或对微程序控制方案的模型机进行改装, 并调试成功。 (3) 在组装调试成功的基础上,整理出设计图纸和其他文件,包括: 总框图(数据通路图); 硬布线控制器逻辑模块图; 模块ABEL-HDL或VHDL源程序 (如果没有, 则文件中必须包含控制信号的译码 函数方程组,用逻辑表达式表示出每个控制信号); 硬布线控制流程图; 测试向量(可以用硬件描述语言或波形图的方式表示); 元件排
3、列图; 设计说明书; 调试小结; 1.3 1.3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采用的数据通路和微程序控制器方案相同。 3 硬连线控制器模型机所使用的时序信号比微程序控制器的要多一些, 除了原有的时序信 号 T1 至 T4 外,还需要节拍信号,一拍等于一个 T1 至 T4 循环。实验仪提供的节拍信号有 四个:W1 至 W4。如果实验台提供的节拍信号不能满足需要(例如需要八拍),可以用寄 存器或 GAL 等自行构造,再从时序发生器引入 T1 至 T4 信号,也可以直接将节拍发生器涉 及到 ISP 芯片内部。 1.4 1.4 实验实验环境环境 (1) (TEC-4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 (2) 直流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体系结构 组成 原理 课程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