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探伤机器人的设计开题报告
《管道探伤机器人的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探伤机器人的设计开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院院 系系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专 业业 年年 级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32013年年 03 03 月月 20 20 日日 拟选 题目 管道探伤机器人的设计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在管道输送方面更是飞速发展。例如:输油管 道,输水管道,排污管道等。这些管道大多为金属材料,一部分为塑料制成。但 是由于管道大多是深埋, 并且要求使用年限一般比较长, 再加上所处环境比较差, 故使得维修管理极为不方便,特别是在补漏这方面。 管道机器人技术的优点:1.查漏定位损坏点精确,不用挖掘
2、,基本不格外浪 费 2.补漏从内壁开始,更加稳固 3.在平时可做检查管道使用,并且不影响正常 运输,做到提前处理,节省资源,可是管道长期连续使用。此项技术,目前在河 南属于空白,很有应用前景。 研究意义: 传统的维修工作只能是测定损坏的区域,不能够精确定位,这给查抄破坏点 带来极大的不便。传统维修是将很长区段都挖掘出来查找问题,不仅费时费工且 浪费金钱。另一方面传统补漏大多是用新管道去替换老的管道这又严重浪费资 源。 当然, 也有少部分是采用焊接或者粘接, 但是管道的破坏大多是从内壁开始, 而目前多数焊接和粘接是从外表检查并进行补漏,不能够做到快速及时处理,更 不用说在完全破坏前进行提前处理。
3、 选题的研究现状 国外现状: 从上世纪 50 年代起,为了满足长距离管道的自动清理及检测的需求,英、 美等国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其最初的成果是在 1965 年,美国 Tuboscope 公司采用漏磁检测装置 Linalog 首次进行了管内检测,尽管当时尚属于定性检 测,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内现状: 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开始了管道探伤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国内较早 进入该研究领域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大庆油建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等单位。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地下管道检测技术仍处于起 步探索阶段,大部分检测管道腐蚀的技术都停留在管外检测,方法传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道 探伤 机器人 设计 开题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