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课程设计—ATM交换过程演示分析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ATM交换过程演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控交换课程设计—ATM交换过程演示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 3 1.1 课程设计目的 3 1.2 A TM 的交换概念 3 1.3 A TM 技术的特点 3 1.3.1 采用固定长度分组 3 1.3.2 采用统计复用 3 1.3.3 采用面向连接并预约传输资源的方式工作 4 1.3.4 取消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 4 1.3.5 ATM 信元头部的功能降低 4 第二章 A TM 交换原理分析 . 5 2.1 A TM 交换原理 . 5 2.2 UNI 信令 6 2.3 NNI 信令 7 第三章 ATM 交换实验过程 . 8 3.1 实验界面 8 3.2 实验演示三阶段 9 3.2.1 连接建立阶段: 9
2、 3.2.2 数据传送阶段: .11 3.2.3 连接拆除阶段: 13 实验心得 14 参考文献 15 课程设计评分表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2 摘要摘要 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它在 广域网上体现的强大功能和在局域网上的成功应用, 是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理想网 络平台,均已事实说明了他的技术的先进性。在 ATM 中不同速率的各种数据, 如:语音.图像.视频都被分成标准的 53 字节的信元,以光纤作为传输通道,避免 了以太网中的“广播风暴” ,提升了网络的整体性能。但是 ATM 不兼容以往的 以太网投资,其管理和操作有异
3、于传统的以太网平台,故不使用于以太网的升级 改造。 ATM 也就是异步传输模式,具有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优点,对应于 OSI 协议参考模型的第 2 层。ATM 通过 AAL 层适配,将不同业务应用接纳进来。由 于 ATM 的技术先进性, 有能力在一个公共网络架构中复用包括 F/R(FrameRelay) 电路、基于 TCP/IP 的接入和承载、ATM 电路多种不同的服务,在交换型多业务 数据承载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电信运营商使用它作为多种数据业务 骨干交换承载网络。 ATM 交换技术是 ATM 网络技术的核心。 交换结构的性能将决定 ATM 网络的 性能和规模。交换机设计的方法将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程控 交换 课程设计 ATM 过程 演示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