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串口通信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串口通信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串口通信课程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1 基础理论知识 1.1 通信的方式 通信的基本方式可以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 串行通信时数据用一根传输线逐为顺序传送。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是 CPU 与外部设备 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基本方法。采用并行通信时,构成一个字符或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送, 每一位都占用一条通信线,另外还需要联络以保证和外围设备协调地工作,它具有较高的 传输速度。但由于在长线上驱动和接收信号较困难,驱动和接收电路较复杂,因此并行通 信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这种通信方式多用于计算机内部,或者作为计算机与近距离外围 设备传输信息用。 1.2 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分为两种类型:串行异步通信和串行同步通信。 串行异步通信是指通
2、信中两个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的,而在一个字符内各位 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同步通信时指在约定的数据通信数率下,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信号频率和相位始终 保持一致,通信双方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具有完全一致的定时关系。 串行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分为单工传送,半双工传送,全双工传送。 单工传送:单工传送时指在通信时只能由一方发送数据,另一方接收数据的通信方式。 半双工传送:指在通信时双方都能够接收或者发送,但是不能够同时接收和发送的通 信方式。 全双工传送:通信双方之间有两条通路,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可以同时进行。 2 2 串口通信芯片 8250 2.1 8250 的内部结构 INS 8250 是通用
3、异步收发器 UART,用作异步通信接口电路。INS 8250 的引脚信号基 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与 CPU 系统总线相连的信号线和与通信设备 MODEM 连接的信号 线 3 2.2 8251 的内部寄存器及其编程方法 在微机中用可编程芯片 8250 来实现串行通信。由于 8250 的引脚较多,在此就不列出 了,仅列出它的几个寄存器,因为在编写串行通信程序时要使用这些寄存器。 2.2.1 波特率因子寄存器(DLL/DLH) 8250 芯片规定当线路控制寄存器写入 D7=1 时,接着对口地址 3F8H、3F9H 可分别写 入波特率因子的低字节和高字节,即写入除数寄存器(L)和除数寄存器(H)中。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机 原理 串口 通信 课程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