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外文翻译--中国的产业竞争力(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选)外文翻译--中国的产业竞争力(译文)(10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PDF外文:http:/ 5935 字 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外文题目: China 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出 处: Chinese Economy 作 &
2、nbsp; 者: Zhongxiu Zhao; Zhang, Kevin Honglin 译 文: 中国的产业竞争力 摘要 :这篇文章以国际化的观点研究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 我们采用了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提出的工 业竞争力指数, 集中聚焦在推动工业发展的五种驱动力:技术,科学因素, FDI,在国外的版税和科技支出以及现代化的设施等来评价中国经济地位,分析其工业能力。我们发现中国 工业竞争力的一大跳跃主要与其积极参与国际生产有关。而其相应的
3、劣势 就是国内产品的低附加值以及只是作为出口的平台。中国只有成功地完成产业升级和国内创新,才能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工业强国。 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如何呢?也许,最清晰的印象就是从1979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快速增长的经济 了 。然而,作为全球化时代中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如何让工 业企业变得并且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挑战。 在工业部门中,参与国际竞争的 能力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依靠静态禀赋为主要资源和廉价,非熟练 劳动力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这也是一个 坏 的延续方式。那么,一个国家如何建立工业能 力并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呢?一些策略方法出现了:通过国内研究
4、和开发 ,或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或者是这两者的结合来建立工业能力。在 1949 年到 1978 年这个阶段 在基本工业能力基础上, 中国 采取了第一种策略 ,以相当大的代价取得了某些成绩 。在随后的二十年里, 采用第二种方法取得了巨大 的成功,但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中国的成功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再加入 全球价值链中,由此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组件的供应商,提高国内生产能力。从 2006 年以来,中国已经采用了第三种策略 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实行国内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升级。中国的目标是把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和强有力的产业政策联合起来,瞄准其希望进入的商务领域,提升中国的作用。 中
5、国在 70 年代末参与全球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且及时地运用了第三种策略。 1979 年后的二十年里,对于没有科技能力的中国而言,最好的策略就是运用自己的方法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体系,让本国发展步伐稍慢一 点。而当从全球生产体系中获得某些产业优势时,中国意识到当产业升级和工资提高时,除非它能够提高技术,科学和体制基础 ,否则很难保持经济增长 。加入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看起来不可能保证中国的工业能力自动升级。然而升级却也是必要的。此外,全球生产体系现在是高度集中,伴随着科技的加入,这种集中度也提高了。因此,国内的科技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这篇文章意在以国际化的视野研究中国产业竞争力。我们
6、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 1.在全球市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和实验证据 决定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的因素和相关的实验证据; 2.中国在全球的 产业竞争力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规定的产业竞争指数,我们评价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分析其在 1985 1998 这个阶段动态的工业能力 ;3.中国要保持工业增长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从 1998 年开始,中国开始注意到其最近几年工业发展中所遇到的政策问题,尤其是如何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增加国内生产的附加值,以及怎样促进产业升级和国内创新。 产业竞争力 理论和实证 为什么产业竞争力如此重要呢?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一直都是经济
7、增长和贫穷国家经济结构改革的引擎。尤其是在把简单的 , 低附加值,差强人意的经济活动转向高生产率,高 回报率和强劲的发展潜力的活动过程中,制造业更是一个催化剂。而在过去二十年里,虽然服务业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政府大肆宣传新经济的增长,也没改变科技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要了。 工业表现反映了习俗,技术,科技,基础设施,网络,政治,社会稳定性和其它很多因素之间复杂的融合。为了使分析有用并可行,我们限制其中最重要的几项决定因素,而不是全部。联合国工业组织( UNIDO)最近 的研究显示了与产业竞争力有关的五种驱动力:技能,技术作用, 外商直
8、接投资,国外版税和科技的支付,现 代化的基础设施。 技能 技能对工业表现一直都很重要。由于失重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和高信息含量的工业活动,技能变得更加重要了。 技术作用 技术是工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即使对于工业后来者也是一样。那些进口技术的国家必须有意识地去学习掌握技术,并使自己适应国外环境。越是先进复杂的技术,越需要努力的学习。 外商直接投资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外商直接投资是技能,技术,知识和科技转换等 很重要的方法,也是工业发展的推动力。跨国公司 工业创新的领导者,正从事更多的技术转让,这反映了成本的增加,技术进
9、步增快,以及创新者不 情愿将有价值的技术出售给独立公司。跨国公司同时也提供资本,技能,管理知识,市场准入。 国外版权和科技支付 国外版权和科技支付意味着购买技术,专利,许可和设计图等 进口包含科技在内的非资产形式。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传统设施(铁路,公路,港口,供水系统)对产业发展仍然很重要,而现代基础设施 与信息和通信技术有关(电话,移动电话,个人电脑,互联网)的设施反映了产业竞争力。 以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产业竞争力 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最直接的方法是 CIP 指数 联合国工业组织 设立的。该指数是基于人均制造业增加值( MVA),人均制造业出口( MX),中高科技产品分别在制造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四个指标之上。前两个指标反映了工业能力。后两个反映了科技复杂度和产业升级能力。 87 国经济体在1985 年到 1998 年之间的 CIP 指数排名已于 2002 和 2003 年出版在工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