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清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2目录目录一、前言.3二、设计任务41、设计题目:清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42、设计条件43、设计内容5三、设计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学生
清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塔设计Tag内容描述:
1、设计题目 处理量为2500m 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原始数据及条件 生产能力:年处理空气二氧化硫混合气2.3万吨开工率300天年. 原料:二氧化硫含量为5摩尔分率,下同的常温气体. 分离要求:塔顶二氧化硫含量不高于0.2。
2、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年年 月月 日日 吉林化工学院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水吸收丙酮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丙酮气体.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 。
3、3 1吸收剂的选择3 2流程图及流程说明3 3塔填料的选择4 五 工艺计算4 1物料衡算,确定塔顶塔底的气液流量和组成4 2塔径的计算5 3.填料层高度计算6 4.填料层压降计算8 5.液体分布装置8 6.液体再分布装置9 7.填料支撑装置。
4、2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3 三设计方案的确定3 1装置流程的确定4 2吸收剂选择5 3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5 4填料的类型与选择5 四基础物性参数的确定8 1液相物性参数8 2气相物性参数8 3气液相平衡参数9 4物料衡算9 五填料塔工艺尺。
5、为 5,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量低于 0.62,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 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1.5 倍. 操作压力:常压 操作温度:20 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 每年按 300 天计,每天 24 小时连续运行. 设计要。
6、1 液相物性数据 6 2.4.2 气相物性数据 7 2.4.3 气液相平衡数据 7 2.4.4 物料横算 .8 第 3 节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9 3.1 塔径的计算.9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11 3.2.1 传质单元数的。
7、三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二 设计方案简介 2.1 方案的确定 用水吸收。
8、料规格的选择 5 2.3.3 填料材质的选择 6 2.4 基础物性数据 6 2.4.1 液相物性数据. 6 2.4.2 气相物性数据. 6 2.4.3 气液相平衡数据. 7 2.4.4 物料横算. 7 第三节第三节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填料。
9、三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二 设计方案简介 2.1 方案的确定 用水吸收。
10、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职职 称称 院院 长长 20132013 年年 1 1 月月 1414 日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清水吸收氨气 目目 录录 前言1 1.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工艺设计方案简介 4 1.1 任务及操作条件4 1.2 设计案的确定 。
11、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 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 吸收塔接管尺寸的计算 5 绘制吸收塔的结构图 6 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7 参考文献 8 附表 2 1 绪论. 3 2 设计方案的确定 . 6 2.1 吸收。
12、5 日 2010 年 11 月 27 日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处理能力: 4124m3h 混合气体 .设备型式: 填料吸收塔 .操作条件: 混合气体。
13、研室主任: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 .处理能力:341310m m 3 3h h 混合气体 .设备型式:填料吸收塔 .操作条件: 混合气体含氨量为 5,塔顶。
14、2 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3 第二节第二节 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3 2.1 装置流程的确定 3 2.2 吸收剂的选择 . 3 2.3 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3 2.3.1 填料种类的选择 4 2.3.2 填。
15、填料的主要参数. 7 五工艺计算 7 1物料衡算 7 2塔径计算 8 3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 9 4填料层高度计算. 9 5填料层压降计算. 11 六塔内件 . 13 1液体分布装置 13 2液体再分布装置. 13 3填料支撑装置 14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