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毕业设计课题名称: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班级:2008级08汽车班姓名:学号:指导:二一年十二月十日电动车转向系统设计与制作1摘要本文是大学生电动车设计关于转向系的设计思路,由于是在校大学生,在设...编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电动车电气控制系统的研制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
电动车挂牌系统Tag内容描述:
1、要意义。
本文采用 PHILIPS 公司基于 ARM7TDMI-S 核的 LPC2131 芯片为微处理 器,设计了针对电动车的蓄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和车速信息进行监测,并 使用 GPRS 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远端数据传送。
LPC2131 是一个支持实时仿真 和跟踪的微处理器,具有流水线技术和低功耗、高性能等特点。
在电动车行 驶信息检测方面,选用了霍尔和热敏电阻传感器,为数据的准确采集提供了 可靠措施。
同时在远程端数据传输上,本系统选择了 GPRS 模块 MC55,其 尺寸小、重量轻、传输速度快等优势保证了电动车的远程监控。
关键词 电动车 蓄电池 LPC2131 GPRS II Abstract Todays world, people create wealth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a civil the same time, also brought many negative effec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uld be an important on two levels. Wid。
2、根轨迹 . 9 2、系统特性分析 .10 五、频域分析 13 1、系统伯德图、奈奎斯特图 13 2、系统性能分析 .14 六、小组分工 16 自动控制研究性教学 电动车车速控制系统校正 2 七、感受心得 16 一、研究内容一、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通过车手柄转手产生不同扭矩,电源输入不同的电压值(不稳 定) ,改变直流电机的电流输出值,从而影响电机的转速,改变车 速。
车速通过转速计反馈给输入的电压值,然后进一步稳定输出 车速,如此反复,直到车速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在一定范围内 变化) ,表现为和输入的扭矩呈线性关系。
2、控制原理图、控制原理图 自动控制研究性教学 电动车车速控制系统校正 3 二、系统建模二、系统建模 1、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控制对象:直流电机 扰动量:电机的负载阻力转矩 输入量:电压 U(转矩) 输出量:输出车速 n 2、简化系统模型、简化系统模型 由电路图可知系统由 一个积分环节、一个一阶微分环节、两个性 环节组成,故其传递函数和方框图有: R(s) C(s) -1 R(s) C(s。
3、源,煤炭的大量燃烧不仅使这 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还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资源都被严重 的污染,因此我们需要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来发电。
这次的设计是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前提,把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电动车来利 用。
首先研究的是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它发展的程度以及如今发展的趋势,而太阳 能转化的效率和光伏器件的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光伏器件的价格是有多方面的因 素来决定的,而太阳能的转化效率是可以深入研究的。
为了使太阳能的转化效率达到最 高,本文采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分析法来研究确定它的转化效率,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 确定。
本文总体分为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研究, 充电系统的设计, 最大功率跟踪法 (MPPT) 的介绍,其中充电系统的设计包括 DC 升压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
关键词:电动车,太阳能,光伏充电,MPPT The Design of the Electric Car Solar Charging System Abstract In this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we are more and more demand fore ne。
4、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姚斌 学 号: 0800120234 指导教师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姓 名: 何少佳 职 称: 副 教授 题目类型 : 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 2012 年 2 月 23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 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
5、不同,但设计出的要能与整车的其他行驶件相互配合 使用,要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协作能力,并且做好明确的分工。
关键词:关键词:矩形转向 成本控制 协作 2 1.小组成员及其工作的分配 1.1 小组成员 组长: 郑景川 组员: 杨威、王文正、唐鹏蛟、周志忠、吕东亮、郑景川、罗琴荣、陈超、 吴楷慧、李鹏飞、马保军 1.2 工作分配 车身设计: 吴楷慧 转向设计: 唐鹏蛟 传动设计: 周志忠 电路设计: 吕东亮 采购物品: 杨 威 出纳资金: 郑景川 记 录 员: 罗琴荣 制动设计:李鹏飞 3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1 1.1.小组成员及其工作的分配小组成员及其工作的分配2 1.11.1 小组成员小组成员 2 1.21.2 工作分配工作分配 2 2.2.电动车的发展电动车的发展. 4 2.12.1 电动车的历史电动车的历史 4 2.22.2 电动车发展历史电动车发展历史 .4 3.3. 转向系的设计转向系的设计5 3.13.1 转向系的概述转向系的概述.5 3.23.2 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使用动态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使用动态6 3.3 转向系的设计转向系的设计思路思路与制作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