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2015年--外文翻译--大豆秸秆生物炭吸附水溶液中锑的机理(译文)
《(节选)2015年--外文翻译--大豆秸秆生物炭吸附水溶液中锑的机理(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选)2015年--外文翻译--大豆秸秆生物炭吸附水溶液中锑的机理(译文)(9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中文 4000 字 出处: Vithanage M, Rajapaksha A U, Ahmad M, et al. Mechanisms of antimony adsorption onto soybean stover-derived biochar in aqueous solution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5, 151: 443-449. 大豆秸秆生物炭吸附水溶液中锑的机理 Meththika Vithanage a, b, Anushka Upamali Rajapaksha a, b, Mahtab Ahmad c
2、, Minori Uchimiya d, Xiaomin Dou e, Daniel S. Alessi f, Yong Sik Ok a, * 摘要 有限的力学知识可用于解释生物炭与微量元素( Sb 和 As)的含氧阴离子的 相互作用。在 300 ( SBC300)和 700 ( SBC700)下制备的大豆秸秆生物炭, 其特征可以通过 BET, Boehm 滴定, FT-IR, NMR 和拉曼光谱表征。结合的质子可 以通过电位滴定量化,通过基于 Boehm 滴定和 NMR 观测的表面络合模拟,使用两 个酸性点位来模拟生物炭模型。对于 SBC300 和 SBC700,分别在 pH 7.20 和
3、 7.75 观察到零电荷点。锑酸盐( Sb( V)和亚锑酸盐( Sb( III)都不受离子强度 影响( 0.1,0.01 和 0.001M NaNO3),此现象表明其内部区域的络合。对于比 SBC700 含有更多 -OH 含量的 SBC300,观察到 SBC300 对 Sb( III)和 Sb( V)有更好的吸 附 。 Sb( III)去除率( 85)大于 Sb( V)去除率( 68)。 Sb( III)的最大 吸附密度为 1.8810-6 mol / m2 。三层模型( TLM)成功地描述了 Sb 在 pH4-9 下大 豆秸秆生物炭的表面络合,并反应形成单配位基单核和双核络合物。通过拉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选 外文 翻译 大豆 秸秆 生物 吸附 水溶液 机理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