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_IP课程设计
《TCP_IP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P_IP课程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及网络工程案例教学及综合综合实践实践报告报告 (2012/2013 学年 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生班级: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3 年 1 月 3 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内容: 1 三.原理分析: 1 3.1 套接字的概念: . 1 3.2 WinSock 应用程序接口: . 2 3.3 工作模型 2 四.总体设计: 2 4.1 基于 TCP(面向连接)的 Socket 编程 3 4.2 基于 UDP(面向无连接)的 socket 编程 . 4 五.
2、详细设计: 4 六.运行结果:.12 一一.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1) 理解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套接字的概念; (3) 掌握基于套接字的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客户机/服务器程序的设计原理和相关的 WinSock API 函数; (4) 掌握基于 TCP 和 UDP 的程序设计方法。 二二.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一) 基于 TCP 的应用编程:编写一个 Client/Server 程序对,服务器程序负责接收客户 机进程的连接请求,并在服务器进程与客户机进程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然后接收客 户机进程的传送数据并将其显示在服务器端,同时将欢迎信息发送给客户机进程, 最后关闭该客户机
3、进程的连接;客户机进程首先提出对指定服务器的连接请求,建 立连接后向服务器进程发送已经建立连接的数据信息,同时接收服务器进程发送过 来的数据并显示在客户端。采用 WinSock API 实现代码。 (二) 基于 UDP 的应用编程: 实现一个基于 UDP 的客户机/服务器程序, 通过设定不同的命 令行参数来确定应用进程的不同角色,即充当客户机进程还是服务器进程。当两个 进程运行后,彼此之间可以轮流发送消息,对方接收后显示出来。 三三.原理分析:原理分析: 3.1 套接字的概念:套接字的概念: 套接字(Socket) 1. Socket 的出现,使得程序员可以很方便的访问 TCP/IP,从而开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CP_IP 课程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