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16位机微程序控制器指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16位机微程序控制器指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16位机微程序控制器指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1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一、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 16 位机微程序控制器指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设计目的二、设计目的 通过看懂教学计算机组合逻辑控制器中已经设计好并正常运行的几条基本指令(例如 ADD、MVRR、OUT、MVRD、JR、RET 等指令)的功能、格式和执行流程,然后自己设计微程序 控制器中的 29 条基本指令和 19 条扩展指令的功能、 格式和执行流程, 并在教学计算机上实 现、调试正确,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理解计算机控制器的功能、组成知识和各类典型指令的执行过程; 2、对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指令分类等建立具体的总体概念; 3、学习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和相关技术。 三、设计说明三
2、、设计说明 控制器设计是学习计算机总体组成和设计的重要的部分。 要在 TEC2000 教学计算机上 完成这项设计,必须清楚懂得: 1、TEC2000 教学机的微程序控制器主要由作为选件的微程序控制器小板和教学机大 板上的 7 片 GAL20V8 组成。 2、TEC2000 教学机微程序控制器上要实现的全部基本指令和扩展指令的控制信号都 是由微程序小板上的 7 片控制存储器给出的。 3、应了解监控程序的 A 命令只支持基本指令,扩展指令应用 E 命令将指令代码写入到 相应的存储单元中;不能用 T、P 命令单步调试扩展指令,只能用 G 命令执行扩展指令。 4、 要明白 TEC2000 教学机支持的
3、指令格式及指令执行流程分组情况; 理解 TEC2000 教学机中已经设计好并正常运行的各类指令的功能、格式、执行流程和控制信号的组成。 5、明确自己要实现的指令格式、功能、执行流程设计中必须遵从的约束条件。 6、为了完成扩展指令的功能、格式和执行流程,并在教学计算机上实现、调试正确的 实验内容,具体过程包括: 1)确定指令格式和功能,要受教学机已有硬件的约束,应尽量与已实现指令的格式 和分类办法保持一致; 2)划分指令执行步骤并设计每一步的执行功能,设计节拍状态的取值,应参照已 实现指令的处理办法来完成,特别要注意的是,读取指令的节拍只能用原来已实现的,其他 节拍的节拍状态也应尽可能的与原用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组成 原理 课程设计 16 微程序 控制器 指令系统 设计 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