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土木建筑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土木建筑学院测绘工程专业 测量平差基础测量平差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设计名称: 姓姓 名名 :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 学学 号:号: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时时 间:间: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 实习概述 1 1.1 课程设计名称及目的 1 1.2 课程设计要求 1 第二部分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2 2.1 高程控制的技术要求 2 2.2 平面控制的技术要求 2 第三部分 控制网概况 3 3.1 测区概况 3 第四部分 条件平差 4 4.1 条件平差公式汇编 4 4.2 水准网条件平差 6 4.3 平面控制网条件平差. 8 第五部分 间接平差 14
2、5.1 间接平差公式汇编 14 5.2 水准网间接平差 14 5.2 平面控制网间接平差 19 第六部分 精度评定及误差椭圆 25 6.1 高程间接平差的精度评定 25 6.2 平面间接平差的精度评定 25 6.3 平面间接平差的误差椭圆 25 第七部分 技术总结 29 第八部分 实习心得 30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实验概述实验概述 1.1 1.1 课程设计名称及目的课程设计名称及目的 1 1、课程设计名称课程设计名称 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 2 2、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控制外业测量工作的数据,应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所学 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处理理解测量平差的两个基本任
3、务: (1) 、对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列出误差方程,求出改正数,求出未知 量的最可靠值; (2) 、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 通过平差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平差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建立, 掌握测 量平差最常用的两种基础方法: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并对间接平差的成果进 行评定精度。 1.21.2 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要求 1.1.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要求: (1)、控制网概况及测量数据的整理和检验; (2)、列出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并进行线形化,将线形化后的系 数阵和常数向量列表; (3)、采用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方法求控制点的坐标平差值; (4)、对控制点的坐标平差值进行精度评定,求出
4、各点的点位中误差;对水 准测量求各点高程平差值的高程中误差(只对间接平差要求,条件平差可不做) ; (5)、对平面控制网间接平差法计算的点位,计算并绘制点位误差椭圆; (6)、技术总结(或技术报告) ; (7)、个人实习小结。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2.12.1 高程控制的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的技术要求 1.1.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mm) 闭合差 (mm) 往返各一次 二等 2 L4 2.2.平差前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平差前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差全中误差: L WW N M w 1 w M高差全中误
5、差(mm) ; W 闭合差; L 计算 W 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 ; N 符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3.3.若进行往返观测,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若进行往返观测,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 Ln M D 4 1 D M高差偶然中误差(); 水准路线往、返高差不符值(); L水准路线的测段长度; n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段数。 (二等要求mmM D 1) 2.22.2 平面控制的技术要求平面控制的技术要求 1.1.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闭合或符合 导线全长 (km) 平均边长 (m) 测距中误差 (mm) 测角中误差 () 全长相对闭 合差 二级 2.4 200 15 8 1/10000 2.2.测距中误差计算:测距中误差计算: 测距单位权中误差: s dd n p 2 单位权中误差; d 各边往、返测距离较差; s n测距的边数; i p各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2 1 i s i p i s 测距先验中误差,根据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估算。 任一边的实测距离中误差估值: i Di p m 1 注:宾得全站仪测距标称精度为(2MM+2PPM) ,因距离较短,影响测距 精度的主要是固定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