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数控机床
《毕业设计--数控机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数控机床(30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第一章 绪 论 1.1 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批量小,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且需频繁改型。机械加工 的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它不仅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广泛采用自动机床、 组合机床和专用机床以及专用自动生产 线,实行多刀、多工位多面同时加工,以达到高效率和高自动化。但这些都属于刚性 自动化,在面对小批量生产时并不是适用,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数控机床的出现正是 很地满足了这一要求。 1952 年,美国麻省理工
2、学院成功地研制出一套三坐标联动,利用脉冲乘法器原 理的试验性数控系统,并把它装在一台立式铣床上。当时用的电子元件是电子管,这 就是第一代世界上的第一台数控机床。我国是从 1958 年开始研究数控技术,一直到 60 年代中期处于研制、开发时期。当时,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研制出试验样机, 开发也是从电子管开始的。1965 年国内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从 70 年代开始, 数控技术在车、铣、钻、镗、磨、齿轮加工、点加工等领域全面展开,数控加工中心 在上海、北京研制成功。在这一时期,数控线切割机床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 格低廉,在模具加工中得到了推广。80 年代,我国从日本发那科公司引进了 5
3、、7、3 等系列的数控系统和支流伺附电机、支流主轴电机技术,以及从美国、德国引进一些 新技术。这使我国的数控机床在性能和质量上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1985 年,我国 数控机床品种有了新的发展。90 年代以及接下来主要是向高档数控机床发展。 1.2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分类 1.2.1、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的种类繁多,但从组成一台完整的数控机床上讲,它由控制介质、数控 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以及辅助设备组成。如图 1.1 所示。 图 1.1 数控机床的组成 2 (1)控制介质 控制介质是指零件加工信息传送到数控装置去的信息载体。 它随着数控装置的类 型不同而不同。随着 CAD/CAM 技术的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数控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