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用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用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用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16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操操 作作 系系 统统 设设 计计 报报 告告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日期:日期:2013 年年 12 月月 30 日日 1 目录目录 第 1 章 需求分析 . 2 1.1 设计题目 2 1.2 设计目的 2 1.3 设计环境与工具 2 1.3.1 设计环境 . 2 1.3.2 设计工具 . 2 1.4 设计要求 2 第 2 章 概要设计 . 3 2.1 设计内容与原理 3 2.1.1 设计内容 . 3 2.1.2 设计原理 . 3 2.2 程序流程图 . 4 第 3 章 详细设计 . 6 3.1 数据结构 6 3.2 算法说明 6 3.2.1 同步机制原语算法 . 6 3.2.2 具
2、体算法实现 7 3.3 具体程序实现 . 8 3.3.1 生产者方法 . 8 3.3.2 消费者方法 . 8 3.3.3 多线程实现 . 9 第 4 章 程序运行结果和分析 .11 4.1 运行结果 .11 4.2 结果分析 .11 第 5 章 总结与体会 12 附录:源程序. 13 2 第 1 章 需求分析 1.1 设计题目 用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2 设计目的 1.通过编程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了解进程同步的概念,理解信号量机 制的原理。 2.掌握运用信号量解决进程同步问题的方法, 学会运用进程的同步于互斥结 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冲突问题。 3.通过研究 Linux 的线
3、程机制和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并发控制。 1.3 设计环境与工具 1.3.1 设计环境 Fedora 10 操作系统 1.3.2 设计工具 Vi 编辑器,gcc 编译器 1.4 设计要求 1.有界缓冲区内设有 20 个存储单元,放入/取出的数据项设定为 1-20 这 20 个整型数。 2.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界缓冲区进行操作后, 即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 部内容、当前指针位置和生产者/消费者线程的标识符。 3.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 4.多个生产者或多个消费者之间须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作的函数代码。 3 第 2 章 概要设计 2.1 设计内容与原理 2.1.1 设计内容 在同一个进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 多线程 同步 方法 解决 生产者 消费者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