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临界区管理实现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临界区管理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临界区管理实现(17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临界区管理实现 0 引言 随着多处理机体系结构的演变和分布式与并行系统的发展,并发 多任务的程序设计技术已愈来愈显得重要,多线程设计模式在这 些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利用进(线) 程间的并发性实现程序中并发成分的并行执行,可大大提高系统 的处理能力和效率,但也可能带来诸如执行结果的不确定性等不 良现象, 因此并发系统中处理好进(线)程间的互斥与同步就显得至 关重要。C+语言中的多线程机制是解决线程间的互斥与同步问 题的重要工具,其应用(如网络多媒体应用、工业自动化控制等) 很广泛,很复杂且常易出错。因此在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要考 虑多个线程如何同步使用进程的共享资源,如
2、何让一个线程与另 一个线程协调合作,以免产生线程间的访问冲突。语言提供的多 线程机制能有避免同一共享互斥资源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维护 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可作为并发进程的同 步和互斥问题的一个抽象模型,广泛应用于通信和控制系统中。 本文基于C+语言中的多线程机制,实现操作系统中生产者/消费 者问题,以助人们更好地透解同步概念及其实现方法。 1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模拟操作者生产者经典问题的实现,以及关于信号量和互 斥锁对于多线程的运用,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多线程同步法的理 论知识, 加深对教材中的重要算法的理解。 同时通过编程实现这些 算法,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3、提高综合运用各专 业课知识的能力。 2 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2.1 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 临界区管理实现. 2.2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初始条件:初始条件: 1.操作系统:Windows 2.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 3.有界缓冲区内设有 20 个存储单元,其初值为 0。放入取出的 数据项按增序设定为 120 这 20 个整型数。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1、 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多个生产者或 多个消费者之间须有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作 的函数代码。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界缓冲 区进行操作后,即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部内 容,当前指针位置。 2、 编写多线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的程 序,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 临界 管理 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