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TST数字交换网络的设计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TST数字交换网络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TST数字交换网络的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摘要 当交换机的容量较小时,可以采用只含一个时间交换器的单 T 网络,但 T 网络的容量最大为 1024 个 64kbit/s 信道。当交换机的容量超过单 T 的限度时必 须采用由 T 和 S 交换器组成的多级网络。 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终端、交换、传输三部分构成,交换是通信系统的核 心。其中,时分接线器( T 型) 和空分接线器( S 型)是程控交换技术中最基本的交 换单元电路。单独的 T 接线器和 S 接线器,只适用于容量比较小的交换机,而 对于大容量的交换机通常选用空分交换芯片和时分交换芯片构成TST交换网络, 完成多语音用户间的交换。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现代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时分交换芯
2、片 MT8980 及空 分交换芯片 MT8816 构成 TST 交换网络。其中,输入级 T 型接线器为顺序写入、 控制读出,中间级 S 型接线器为输入控制方式也可以是输出工作方式,输出级 T 型接线器工作方式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目录 一、设计的作用、目的 .1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 三、设计内容 .1 四、设计原理 .1 4.1TST 网络简介.1 4.2 TST 网络的优缺点.3 五、硬件系统框图3 5.1 系统框图3 5.2 TST 网络硬件设计3 5.3 网络的容量4 5.4 TST 网络改进5 六、硬件系统设计5 6.1 设计 TST 网络.5 6.2 设计思路5 6.3 单片机
3、 STC89C516 简介5 6.3.1 管脚说明.6 6.4 时分交换芯片 MT8980.7 6.4.1 基本特性.8 6.4.2 MT8980 的工作原理 .9 6.4.3 MT8980 引脚功能9 6.5 空分交换芯片 MT8816.10 6.5.1MT8816 的工作原理 10 6.5.2MT8816 管脚功能.10 6.6 单元电路11 6.6.1 复位电路.11 6.6.2 晶振电路.12 6.7 器件清单12 七、系统软件设计14 7.1 流程框图.14 7.2 软件设计.15 7.3 设计思路.15 7.4 容量分析17 7.5 设计特点17 7.6 特性参数18 - 2 - 八、心得体会 19 九、参考文献 20 附录一(电路原理图)21 附录二(源程序)22 - 1 - 一、一、 设计的作用、目的设计的作用、目的 课程设计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是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贯彻理 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质量、塑造自身能力等于有特殊作用。本次课程设计一方 面通过对交换网络的设计,使我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其逻辑思维 能力,另一方面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作一个总结和补充。 二、二、 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任务及要求 基于单片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交换 技术 课程设计 基于 单片机 TST 数字 网络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