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基于邻近径向基函数的三角网格模型的孔洞自动修补技术
《中文--基于邻近径向基函数的三角网格模型的孔洞自动修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基于邻近径向基函数的三角网格模型的孔洞自动修补技术(18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PDF外文:http:/ 中文 6222 字 出处: 3D Data Processing, Visualization, and Transmission,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EEE, 2006: 727-734 基于邻近径向基函数的三角网格模型的 孔洞自动修补技术 John Branch,Flavio Prieto, Pierre Boulanger 发表于 2006 年 摘 要 仅仅应 用传统 造型 技术 生成实体 模型 是 困难 而 复杂 的,
2、而逆向工程能够很好地 解决 这 些问题 。在逆向工程中,快 速光学扫描测量 常常地用于从几个 方向 实体进行 采样 ,收集采样数据,并把数据集成到 三角网格实体模型的区域图像 。实际中 ,由于 视角限制形成 测量盲区 , 自遮挡 和 测不到等原因, 实体 表面的某些区域通常没有被 采样 , 在模型中人为地 留下 一些 孔 洞 。 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自动 修补三角网格模型 孔洞 的算法。 本 算法 开始于孔洞边界的搜索 。孔 洞的边界处的三角形为边界三角形,孔洞的边界就是由边界三角形互相不共享的边组成的封闭路径。根据孔洞边界上的点对边界进行 B 样条曲线拟合,再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孔洞边
3、界的 挠率 变化平均值,最后通过 挠率 变化的极限值判断该孔 洞是否属于人为孔洞 。 判断人为孔洞后,依托邻近区域,运用径向基函数插值自动修补孔洞 。 该算法在实验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1 简介 在 真实的环境 中 ,运用传统造型技术, 很难 生成精确 的 实体 几何 模型 。 激光测距仪 5与 被 采样 对象在 几何 上 相对独立 且数据获取时间极 短 , 故 使用 激光测距仪 更具 吸引力。 深度 和颜色图象的 综合运用前途乐观 ,并且 创新地 被 用于高真实度视觉感受的实现 15, 16。 然而 , 由于 实体 表面 性质 (例如 低反射率或 镜面全反射 ),
4、自遮挡 和 测不到等原因 , 常常 不能 扫描 到 一些曲面 单 元,导致 部分 用于 重 构实体的 数据的缺失并最终在 模型中引入了孔洞 。 由 上述 不完 整数据集合生成 高质量 的网格 几何 模型依然 十分困难 24。 考虑到实现 完全 扫描真实环境 的技术难题 和 经 济成本 , 通过 改进 残缺 的数据集 合 半自动或自动 地提高造型 质量 的 工具 值得期待 。 三角 网格模型中 的 孔洞 修补 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子问题 : 孔洞识别和基于邻近有用数据的 缺 失 数据 重构 。 两个 问题都 很重要 , 对于 几何 内容 丰富 的 实体( 例如逼真 的雕塑
5、) , 在扫描它们 过程 中生成的孔洞一般非常 复杂 9。 然而,在许多实际 案件 中 , 如 扫描 那些 光 顺 且 平 整的 区域 多 的内部环境 (例如 , 家 里 或办公室内 的 环境 )的时候 , 在 深度图像 中 生成 的孔 洞 可以 简化 拓扑 关系 。 此时, 更 简单的 用于识别孔洞和 参数 化邻近的 算法 可以 避免 一般情况下产生的 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新颖 的 自动 识别 和 修补 较光顺 表面区域 上 孔洞 的算法。 但是本算法 仅 适用于 光滑 表面 上 的孔 洞 , 而不是 提供 面向 一般 孔洞修补问题 的 解决方案 。 本算法 概念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文 基于 邻近 临近 径向 函数 三角 网格 模型 孔洞 自动 修补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