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专业外文翻译---西昆仑地区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采矿专业外文翻译---西昆仑地区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专业外文翻译---西昆仑地区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中文 2400 字 西昆仑地区卡兰古 MVT 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1 区域成矿背景概述 塔木铅锌矿床位于阿克陶县塔木村北约 5 km,大地构造位置为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板块的交接部位 1,属库斯拉甫 -他龙铅锌 (铜 )成矿带的一部分。 本区前震旦纪末期陆壳裂解形成塔里木板块、西昆仑地体、帕米尔板块等。加里东期塔里木板块沿库地北断裂 (俯冲带 )往南西向西昆仑地体俯冲 ,形成昆中岩浆弧 ;两者于志留纪末期拼贴为一体 2。加里东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时代的变化趋势佐证了这一观点 3。晚古生代时受古特提斯裂解作用的影 响 ,俯冲带迁移到康西瓦断裂带附近 ,板块俯冲方向由南西往北东
2、 ,西昆仑中带成为晚古生代岩浆弧 (即昆中多期岩浆弧 )4,库斯拉甫 -他龙地区正处于弧后位置 ,在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发展为晚古生代弧后裂谷 (即奥依塔格 -库尔良裂陷槽 )。随着古特提斯洋的消亡 ,库斯拉甫 -他龙晚古生代裂谷盆地于二叠纪末期闭合。三叠纪时期本区处于隆起剥蚀状态 ,缺失沉积。侏罗纪为山间盆地相与间夹沼泽相沉积。至白垩纪末与早第三纪早期 ,因受新特提斯裂谷化作用遭受一次海侵 ,形成一套浅海至湖相的沉积岩系。在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的作用下 ,新特提斯洋闭合 ,青藏高 原崛起 ,盆山构造急剧分野 ,引起本区西昆仑前缘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和走滑 ,形成铁克力克推覆体等构造 ,奠定了现今的构造
3、格局。因此 ,库斯拉甫 -他龙铅锌 (铜 )成矿带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为晚古生代弧后裂谷盆地 )具陆壳基底的奥依塔格 -库尔良裂陷槽 ,晚古生代的裂谷沉积作用、海西末期和喜马拉雅期的强烈构造作用为本区大范围、高强度的铅锌 (铜 )成矿创造了有利的构造条件 5。 塔木 MVT 型铅锌矿区及外围主要出露上泥盆统、石炭系、侏罗系与白垩系 )第三系地层 ,褶皱构造为科克然达坂复式向斜东翼的塔木向斜 ,区域断裂有克孜勒陶 -库 斯拉甫北北西向走滑断裂系与北西向昆北逆冲推覆断裂系。区内构造线总体为北西向 ,断裂构造较发育 ,变形强烈 ,沿断裂构造带往往发育动力变质和构造蚀变现象。 2 矿床地质特征 塔木矿区
4、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 (C1k1)。本套地层在矿区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第一岩性段为灰白色厚层状碎裂白云质、泥质、硅质灰岩 ,是重要的含矿层位 ;第二岩性段为灰黑色钙质页岩 ;第三岩性段为灰色中 )薄层状灰岩、砂质灰岩 ,富含古生物化石 (图 1)。 2 图 1 塔木矿床矿区地质 图 矿床由 5 条矿体组成 ,产于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一岩性段中 ,矿化范围较广 (长约 800 m,宽可达 40m),但仅 1 号矿体具工业意义。 (1)矿体特征 :以似层状为主 ,并有分枝现象 ,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方铅锌矿石贫富矿交替出现 ,矿化不均匀 ;闪锌矿则矿化较均匀 ,品位较稳定 (2)矿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矿 专业 外文 翻译 西昆仑 地区 卡兰古 mvt 锌矿 成矿作用 以及 成矿 物质 物资 来源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