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非制度性因素
《外文翻译-----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非制度性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文翻译-----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非制度性因素(8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PDF外文:http:/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翻译 译文: 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 融资 :非制度性因素 国际商业管理杂志 2009.10 摘要: 本文把重点集中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活动,运用西方融资理论,从非制度性因素方面,如融资成本、企业资产类型和质量、盈利能力、行业因素、股权结构因素、财务管理水平和社会文化,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股权融资 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股权融资偏好是上市公司根据中国融资环境的一种合理的选择。最后,针对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提出了一些简明的建议。 关键词:股权融资,非制度性因素,融资成本
2、一、前言 中国上市公司偏 好于股权融资,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 1997 年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金额为 95.87 亿美元,其中股票融资的比例是 72.5,在 1998 年和 1999 年比例分别为 72.6和 72.3,另一方面,债券融资的比例分别是 17.8, 24.9和 25.1。在这三年,股票融资的比例, 在 比中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中却在 下跌。以美国为例,当美国企业需要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 于股权融资相比 他们宁愿 选择 债券 融资 。统计数据显示,从 1970 年到 1985 年,美日企业债券融资 占了境外融资的 91.7,比 股权融资高很 多。 阎达五等发现,
3、 大约中国 3/4的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许多研究的学者认为,上市公司按以下顺序进行外部融资:第一个是股票基金,第二个是可转换债券,三是短期债务,最后一个是长期负债。许多研究人员通常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性因素。他们认为, 上市公司的融资活动违背了西方古典融资理论 只是因为那些 制度性原因。 例如, 优序融资 理论认为,当企业需要资金 时 ,他们 首先 应该转向内部资金(折旧和留存收益),然后再 进行债权融资 ,最后的选择是股票 融资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具体的金融环境激活了企业的这种 偏好,并 结合 了非制度性因素和西方金融理论, 尝试解
4、释股权融资偏好 的原因。 二、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和股权融资偏好 按照西方融资理论, 债务融资的成本要比股权融资的成本低得多, 因此企业 首先 应选择债 2 券 融资,然后才选择股权融资 。我们应该 了解 ,这种“ 资本成 本”的概念是考虑到 有机会成本投资者,也可称为预期收益 , 它包含了无 风险利率的回报,从投资者的风险投资产生的收益风险率。它在本质上和融资成本不同, 融资成本是因企业的融资活动和使用 资金所产生的成本 ,我们可以称之为资金成本。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资 本 成本应该等于资金成 本,也就是 说,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得到的 收益应该 等同于 集资者支付 的
5、费用 或 专一的资金, 这 是 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效率低下的资本市场 ,股票的价格将是不同于它的价值, 因为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他们只追逐资本收益,不希望长期持有的股票和分红。因此,上市公司可以得到其资金成本比资本成本低是基金。 但是,在我国资本市场, 股权融资的 成本非常低,这是因为以下因素是:第一, 新发行股份的 高 P/E 比率(市盈率)。据测算,平均 P/E 的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为 30 和 40,它也是保持在 20 尽管最近有所下降 , 但 根据经验 正常的 P/E 比率应低于 20。我们可以观察 到 1874 年至 1988 年在美国 的 P/E 仅 13.2, 香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文 翻译 中国 上市公司 偏好 股权 融资 制度 轨制 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