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外文翻译---生态足迹,可持续性与生产力
《生态外文翻译---生态足迹,可持续性与生产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外文翻译---生态足迹,可持续性与生产力(16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生态足迹,可持续性与生产力 John Davies 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指的是能够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不增加生态足迹。 背景 生态足迹( EFP)是一种用来测定可持续性能力的环境规划工具。生态足迹可以形象地解释能量流,同时它也和任何特定的经济体系有关,并且能够将其转换成为支持这个能量流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通过使用这个工具,我们首先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是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对地球的作用和消耗不能无限的扩张。北美洲的人均平均生态足迹是 4 到 5 公顷,这也是美国人消耗的分量。与此对比的是,在全球,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是 1.5 公顷。北美正在消耗他它本应该得到的 3 到 4 倍。在富
2、有的国家的居民每个人的消耗超过了资源的供给的 3 倍。这个现象的 发生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代价上的 即那些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们。 城市的生态足迹指的是用来满足城市需求的土地表面,这些土地的作用包括提供燃料产品并且重吸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伦敦,城市的生态足迹将近有8000 万公顷,是它本身土地,即 627000 公顷的 125 倍。伦敦的人口只占了英国总人口的 12,但它所需要的相当于整个英国的生产性土地面积。事实上,这些陆地还包括了延伸到的更加遥远的地方,比如加拿大的小麦草原和美国的中西部,马托格罗索大豆土地和第三世界的森林,或者是阿萨姆和肯尼亚的茶园。 无法否认的是,在发展中 国家中的城市
3、的生态足迹是低的多的。还有需要注意的是生态足迹并无法指示出在城市中当地环境的相关健康程度和质量,并且它并不能告诉我们在这个城市里是那些部分和地区消耗大部分的资源。 在城市空间里,资源大量涌入,但是人们并不会对其来源或者产生的废弃物的目的地有很多考虑;城市的投入和产出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关系的。 W E Rees(“ Is sustainable City an Oxymoron? ”, 1997)把焦点放在技术性的解决方法:这包括零影响发展,比如找到方法以使得城市资源需求的最小化。 生产力指的是生产量和使 用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机器和材料)的比率。一个高产率的生产系统会产生最少量的废弃物,同
4、时能够充分利用厂房和更加优化产品的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否认的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越高,那么也会使得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比如说在实际工资水平下,会有更加低的产品价格,更加好的雇佣条件和相对减少的工作时间。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会使得城市人口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并不增加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产力在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的生态足迹指的是用来满足城市需求的土地表面,这些土地的作用包括提供燃料产品并且重吸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可持续发展力,城市化和自然资源 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在 100 页的“人居环境议程”中定义的,由 180 个国家在 1996 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外文 翻译 足迹 持续性 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