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足迹,可持续性与生产力 John Davies 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指的是能够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不增加生态足迹。 背景 生态足迹( EFP)是一种用来测定可持续性能力的环境规划工具。生态足迹可以形象地解释能量流,同时它也和任何特定的经济体系有关,并且能够将其转换成为支持这个能量流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通过使用这个工具,我们首先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是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对地球的作用和消耗不能无限的扩张。北美洲的人均平均生态足迹是 4 到 5 公顷,这也是美国人消耗的分量。与此对比的是,在全球,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是 1.5 公顷。北美正在消耗他它本应该得到的 3 到 4 倍。在富
2、有的国家的居民每个人的消耗超过了资源的供给的 3 倍。这个现象的 发生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代价上的 即那些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们。 城市的生态足迹指的是用来满足城市需求的土地表面,这些土地的作用包括提供燃料产品并且重吸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伦敦,城市的生态足迹将近有8000 万公顷,是它本身土地,即 627000 公顷的 125 倍。伦敦的人口只占了英国总人口的 12,但它所需要的相当于整个英国的生产性土地面积。事实上,这些陆地还包括了延伸到的更加遥远的地方,比如加拿大的小麦草原和美国的中西部,马托格罗索大豆土地和第三世界的森林,或者是阿萨姆和肯尼亚的茶园。 无法否认的是,在发展中 国家中的城市
3、的生态足迹是低的多的。还有需要注意的是生态足迹并无法指示出在城市中当地环境的相关健康程度和质量,并且它并不能告诉我们在这个城市里是那些部分和地区消耗大部分的资源。 在城市空间里,资源大量涌入,但是人们并不会对其来源或者产生的废弃物的目的地有很多考虑;城市的投入和产出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关系的。 W E Rees(“ Is sustainable City an Oxymoron? ”, 1997)把焦点放在技术性的解决方法:这包括零影响发展,比如找到方法以使得城市资源需求的最小化。 生产力指的是生产量和使 用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机器和材料)的比率。一个高产率的生产系统会产生最少量的废弃物,同
4、时能够充分利用厂房和更加优化产品的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否认的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越高,那么也会使得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比如说在实际工资水平下,会有更加低的产品价格,更加好的雇佣条件和相对减少的工作时间。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会使得城市人口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且并不增加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产力在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的生态足迹指的是用来满足城市需求的土地表面,这些土地的作用包括提供燃料产品并且重吸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可持续发展力,城市化和自然资源 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在 100 页的“人居环境议程”中定义的,由 180 个国家在 1996 年
5、伊斯坦波尔的联合国城市峰会上签署。它声明:“人们必须在完整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组成的前提下,来规划,发展并且改善我们的定居地,就像在 21 世纪议程中所指出的一样 我们需要去尊重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为未来子孙后代保存承载能力的机会 .科学和技术对形成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人类定居地和维持人 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这个峰会上,与会者也一致认为政府必须支持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声明来源于 布伦特兰 报告( 1987 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赞成的:对于可持续发展很多人有不同的观点。 可更新资源包括动植物等天然物种,但它们已经被人们经济开发了。当
6、下人们从农村,野外,农业资源或者海洋中使用和抽取资源的速率,其中包括了许多的可更新资源,在一个极其不稳定的水平,导致了这些资源和物种面临了一个灭绝的风险 这样的话,它们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当然是不和谐的。这类情 况存在于许多海洋鱼类中,比如 黑线鳕 ,鳕鱼,特别是北海鲱鱼。 对可更新资源的保护需要利用权威影响去控制对资源的产权(限制进入)。假如这些措施对于保证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生存没有效果的话,就需要去采取更加长远的控制措施了。在特定的情况下,对于鱼类捕捞的限制和控制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常规方法,并且经常被当下作为欧盟的政策来使用。另外一个对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的策略是对特定的种类进行人工地养殖
7、。但是至于对现在的消费人口的需求来说,这些选择都因为现在所有的技术而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例如有对于繁殖的控制,包括对这些样本 的年龄和性别还有质量的控制。 当今社会中城市的许多功能都和我们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非常不一样。以前低交通系统的消耗是依赖于遍地存在的化石燃料的使用,而现在交通已经变得和距离没有任何关系了,并且交通正在把城市变成逐渐增加的地球的腹地。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通过政府坚实的基本运输建设的辅助来促成运行。人们定居的真正的地点已经能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就如全球贸易条约所决定的只有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运一样。城市也正在沿着都市的公路和铁路线向外一直扩展,到他们的郊区和购物商场,而与
8、此同时发生的是,他们的城市中心除了上班时 间以外都缺少了人们活动的生气。 大规模的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不可持续的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每个人对化石燃料,金属,木材,肉类和制造产品的使用,并且产生了对环境主要的外部影响。和大多数传统的文化系统不一样的是,当代城市系统的运行极其依赖于一个庞大的外部提供链系统,这个系统的最初来源和最终目的地是农村地区和制造中心,同时这些都是通过全球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来实现的。 当城市的居住者在使用光和热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想起柴火和原煤的;当他们想到配套的电气用具设备时 -同样地,他们很难会意识到提供这些的电站,提炼厂或者 是产气地。没有对这些化石燃料的常规使用,就
9、不会有超级城市的一千万人口的出现:同样地,世界上也绝不会存在有一个超过十万人口的城市,它的运行是不使用原煤,天然气和石油的。直到在最近的几项倡议中有提到,在大多数的城市中,人们对于食物的种植的直接体验是非常缺乏的;城市中的大部分居民都在超级市场采购他们所需要的,同时期望超市提供的食物最好是包装好的,并且期望超市贴上标签来提高产品的识别度,即能更好地指示出一个特定商品的质量。现代城市占有了整个地球百分之二的土地,但是它却使用了地球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资源。 在这个地球上 ,每一个人都要求有一个更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都缺乏一个对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认识,所以现在通过在各个领域对材料,劳动力和机器的谨慎考虑和使用以使得生产力的最大化已经变得非常必要。 在这个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要求有一个更高的生活水平,但同时都缺乏一个对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认识,故生产力最大化已经变得非常必要。 在教育领域的可持续性和生产力 高等院校环境保护协会( EAUC)于 1996 年成立,并且这个协会是通过成员组织运行来为其他成员服务的。它通过寻求途径以帮助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来提高他们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绩效。高等学校环境保护协会有超过 200 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