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
《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106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 1 目 录 绪 言 . 3 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 4 1.1 矿区概况 . 4 1.1.1 地理位置、交通 . 4 1.1.2 地形、地势及地震情况 . 4 1.1.3 气候条件 . 6 1.1.4 矿区经济状况 . 6 1.1.5 矿区供水情况 . 6 1.2 井田地质特征 . 7 1.2.1 井田地质构造 . 7 1.2.2 水文地质 . 10 1.3 煤层特征 . 11 1.3.1 主要煤层 . 11 1.3.2 煤层顶底板 . 12 1.3.3 煤质 . 13 1.3.4 瓦斯 . 15 1.3.5 煤尘及煤的自燃 . 16 第二章 井田境
2、界和储量 . 17 2.1 井田境界 . 17 2.1.1 井田范围 . 17 2.1.2 开采界限 . 17 2.1.3 井田尺寸 . 17 2.2 矿井储量 . 17 2.2.1 储量计算基础 . 17 2.2.2 工业储量计算 . 18 2.2.3 可采储量的计算: . 19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2 3.1 矿井工作制度 . 22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2 3.2.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 22 3.2.2 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 . 22 第四章井田开拓 . 23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 23 4.1.1 井筒的确定 . 23 4
3、.1.2 井口及工业广场的选择 . 24 4.1.3. 工业场地的面积 . 32 4.1.3 水平划分及标高 . 32 4.1.5 采区划分及接替 . 37 4.1.6 大巷石门 的布置 . 39 4.1.7 煤层群的分组和组间的联系方式 . 40 4.1.8 深部的延深方式 . 40 4.1.9 矿井各大系统 . 40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 2 4.2 矿井基本巷道 . 41 4.2.1. 井筒 . 41 4.2.2 井底车场 . 46 4.2.3 主要开拓巷道 . 58 4.2.4 矿井提升 . 60 第五章采区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 . 62 5.1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6
4、2 5.1.1 采区的走向、倾向长度以及区段斜长和数目 . 62 5.1.2 采区内各种煤柱尺寸 . 62 5.1.3巷道掘进顺序和方法 . 63 5.1.4上山断面形状和尺寸 . 63 5.1.5 采区生产系统 . 64 5.2 采煤方法 . 67 5.2.1 采煤工艺方式 . 67 5.3.2 回采巷道的布置 . 76 5.3.3 安全技术措施 . 77 第六章 矿井通风及安全 . 81 6.1 矿井通风系统 . 81 6.1.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原 则 . 81 6.1.2 通风系统方案拟定 . 81 6.1.3 各种方案优、缺点比较 . 82 6.2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 82
5、 6.2.1 各用风地点风量计算方法 . 83 6.2.2 容易时间风量计算 . 85 6.2.3 困难时间风量计算 . 89 6.2.4 矿井风量计算结果 . 90 6.2.5 风量分配 . 90 6.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 92 6.3.1 矿井阻力计算的原则 . 92 6.3.2 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 93 6.4 扇风机选型 . 96 6.4.1 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 . 96 6.4.2 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 96 第七章 设计矿井的基本经济指标 . 103 7.1 设计矿井的基本经济指标 . 103 主要参考文献: . 105 谢 辞 . 106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
6、3 绪 言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贯 彻安全生产原则,是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采掘机械化和生产集中化则是煤矿技术进步的核心体现。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以及世界其他重要产煤国家都高度重视采掘机械化装备和采煤新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当前的新成就和新技术,与矿井高产高效的趋势并轨。 本设计力求与现代采煤技术的发展同步,本设计说明书由地质概况,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矿井通风等部分组成,是符合煤矿生产实际和发展规律的。本说明书阐述了谢桥矿的地质条件,井田境界、储量和服务年限,还阐述了井田的开拓方式和采煤工艺。说明书在 内容力求少而精,深入浅出。以基础理论和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毕业设计 说明书 仿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