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

    • 资源ID:123744       资源大小:1.86MB        全文页数:10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

    1、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 1 目 录 绪 言 . 3 第一章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 4 1.1 矿区概况 . 4 1.1.1 地理位置、交通 . 4 1.1.2 地形、地势及地震情况 . 4 1.1.3 气候条件 . 6 1.1.4 矿区经济状况 . 6 1.1.5 矿区供水情况 . 6 1.2 井田地质特征 . 7 1.2.1 井田地质构造 . 7 1.2.2 水文地质 . 10 1.3 煤层特征 . 11 1.3.1 主要煤层 . 11 1.3.2 煤层顶底板 . 12 1.3.3 煤质 . 13 1.3.4 瓦斯 . 15 1.3.5 煤尘及煤的自燃 . 16 第二章 井田境

    2、界和储量 . 17 2.1 井田境界 . 17 2.1.1 井田范围 . 17 2.1.2 开采界限 . 17 2.1.3 井田尺寸 . 17 2.2 矿井储量 . 17 2.2.1 储量计算基础 . 17 2.2.2 工业储量计算 . 18 2.2.3 可采储量的计算: . 19 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2 3.1 矿井工作制度 . 22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2 3.2.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 22 3.2.2 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 . 22 第四章井田开拓 . 23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 23 4.1.1 井筒的确定 . 23 4

    3、.1.2 井口及工业广场的选择 . 24 4.1.3. 工业场地的面积 . 32 4.1.3 水平划分及标高 . 32 4.1.5 采区划分及接替 . 37 4.1.6 大巷石门 的布置 . 39 4.1.7 煤层群的分组和组间的联系方式 . 40 4.1.8 深部的延深方式 . 40 4.1.9 矿井各大系统 . 40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 2 4.2 矿井基本巷道 . 41 4.2.1. 井筒 . 41 4.2.2 井底车场 . 46 4.2.3 主要开拓巷道 . 58 4.2.4 矿井提升 . 60 第五章采区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 . 62 5.1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 6

    4、2 5.1.1 采区的走向、倾向长度以及区段斜长和数目 . 62 5.1.2 采区内各种煤柱尺寸 . 62 5.1.3巷道掘进顺序和方法 . 63 5.1.4上山断面形状和尺寸 . 63 5.1.5 采区生产系统 . 64 5.2 采煤方法 . 67 5.2.1 采煤工艺方式 . 67 5.3.2 回采巷道的布置 . 76 5.3.3 安全技术措施 . 77 第六章 矿井通风及安全 . 81 6.1 矿井通风系统 . 81 6.1.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原 则 . 81 6.1.2 通风系统方案拟定 . 81 6.1.3 各种方案优、缺点比较 . 82 6.2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 82

    5、 6.2.1 各用风地点风量计算方法 . 83 6.2.2 容易时间风量计算 . 85 6.2.3 困难时间风量计算 . 89 6.2.4 矿井风量计算结果 . 90 6.2.5 风量分配 . 90 6.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 92 6.3.1 矿井阻力计算的原则 . 92 6.3.2 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 93 6.4 扇风机选型 . 96 6.4.1 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 . 96 6.4.2 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 96 第七章 设计矿井的基本经济指标 . 103 7.1 设计矿井的基本经济指标 . 103 主要参考文献: . 105 谢 辞 . 106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

    6、3 绪 言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贯 彻安全生产原则,是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采掘机械化和生产集中化则是煤矿技术进步的核心体现。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以及世界其他重要产煤国家都高度重视采掘机械化装备和采煤新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当前的新成就和新技术,与矿井高产高效的趋势并轨。 本设计力求与现代采煤技术的发展同步,本设计说明书由地质概况,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矿井通风等部分组成,是符合煤矿生产实际和发展规律的。本说明书阐述了谢桥矿的地质条件,井田境界、储量和服务年限,还阐述了井田的开拓方式和采煤工艺。说明书在 内容力求少而精,深入浅出。以基础理论和基本

    7、知识为主,并适当阐述应用新技术,以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限于编者水平和时间仓促,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Pref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inceasing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in production , are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coal industry modernization, but mechanization and produce in centralization are

    8、 the core manifests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dvancement. In recent years, our leading Party and the country government as well as other world organizations emphasiz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zation in equipment and the new technology . Therefore , I use the current new achievement and new tech

    9、nology in this design. In recent decades , our country s coal min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ing with each new day , has yielded multitudinous unprecedented technical results and accumulated actual and precious production experience. This design also makes every effort to manifest these change

    10、s, in order to synchronize with modern mi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high production high efficiency tendency . This design instruction includeing the geological survey, the exploitation way, the mining methods , ventilation system and so on partially composed, is conform to the actual exper

    11、ience of coal production and the law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This booklet dozen t only elaborate Xieqiao Mine s geological condition , field boundary , reserves and service life , but also the well exploitation way and the mining craft. This booklet makes efforts to short the content , and expl

    12、ains the profound in a simple way . By the basic theory and elementary knowledge , and suitable elaboration of the new applied technology, I make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unified . Be restricted by my knowledge level and the time is hasty, the flaws and faults are unavoidable . I earnestly hope teachers and counterparts to point them out and correct .


    注意事项

    本文(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为本站会员(泛舟)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