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第一章矿田概况1第一节矿田位置与交通.1第二节自然地理.1第三节矿田的开发情况及生产现状3第二章煤田地质5第一节矿田地层.5第二节矿田构造.5第三节煤层煤质.6第四节水文地质条件9第五节工程地质...采矿工程系采矿工程系煤矿开采学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煤矿开采学姓名:学号:班级:指
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Tag内容描述:
1、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确定矿井开拓开采方案;设计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矿井运输提升通风和排水方案设计并进行相关计算. 2 编写矿井 新井 设计说明书不少于 6 万字或专题论文不少于 3 万 字. 3 按比例绘制方案设计图 6 7 张. 其中。
2、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15 3.1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15 3.2 矿井工作制度 . 16 第四章第四章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17 4.1 概述 . 17 4.2 方案比较 . 18 4.3 井筒参数。
3、in, 最大涌水量为0.3m3min ; 盘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5m3min, 相对瓦斯涌量为 2.72m 3t,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盘区.煤层具有爆炸性,煤尘云爆炸 下限浓度为 10gm 3;煤的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煤的自燃发火期 612。
4、层为近水平,平均倾角 12;M6 煤层平均厚 1.37m,M7 煤层平均 厚 1.51m,这两煤层为薄煤层;M8 平均厚度为 2.97m,为中厚煤层.煤层属于高瓦 斯,煤尘具有爆炸性且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本次设计的回采工艺设计煤层 为 。
5、及安全的各个环 节和系统的掌握有关知识,为以后从事矿山设计,建设及安全技术工作,技术 管理工作及经营管理工作做好准备,对矿山开采规划与设计基本知识能力进行 系统的教育,对矿山开采,矿山安全筹划等知识和技术全面系统的应用能力 的初步训练,对。
6、量 5498.8 万 t,设计生产能力 90 万 ta,服务年限 44a. 本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设置三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斜井.水平 标高为1360m,盘区划分,主斜井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副斜井采用矿车辅助运输,工 作面长度 。
7、2 井田境界和储量井田境界和储量7 2.1 井田境界 7 2.1.1 井田划分的依据 7 2.1.2 井田边界 . 7 2.1.3 开采界限 . 7 2.1.4 井田尺寸 . 7 2.2 矿井工业储量 . 8 2.2.1 储量计算基础 8 。
8、 20 第三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定 20 第四节 井 筒 . 27 第四章第四章 采煤采煤工艺工艺 2929 第一节 采煤方式的选择,工作面机械设备的技术特征 29 第二节 落煤 . 35 第三节 顶板管理 36 第四节 工作面的生产技术管。
9、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地质特征 矿芦北分区 15 煤二采区地表位于南川沟以东 侯家山村 以西红岭山以南芦湖梁以北的山坡山梁沟谷地段,芦湖沟由北向 南从采区中东部而过,地表无设施,对回采没有影响. 井。
10、21 3.水文地质 . 22 4.其他开采条件 26 第二章 井田开拓 31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 31 1.井田境界 . 31 2. 储量 . 31 第三节 可采储量的计算 . 33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33 1。
11、节 煤层顶底板 2 第四节 地质构造 3 第五节 水文地质 3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4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5 第二章 采煤方法 6 第一节 巷道布置 6 第二节 采煤工艺 6 第三章 顶板管理 7 第一节 支护设计 7 第二节。
12、二节 采掘场边坡稳定 12 第三节 排土场边坡稳定 15 第四章 开采境界及资源储量计算 18 第一节 开采境界的确定 18 第二节 资源储量计算 19 第三节 剥离量计算 .20 第五章 工作制度和生产能力 21 第一节 露天矿工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