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 录 第一章 矿田概况 1 第一节 矿田位置与交通 . 1 第二节 自然地理 . 1 第三节 矿田的开发情况及生产现状 3 第二章 煤田地质 5 第一节 矿田地层 . 5 第二节 矿田构造 . 5 第三节 煤层煤质 . 6 第四节 水文地质条件 9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10 第六节 环境地质条件 . 11 第三章 采掘场与排土场边坡稳定 12 第一节 露天采区工程地质条件 12 第二节 采掘场边坡稳定 12 第三节 排土场边坡稳定 15 第四章 开采境界及资源/储量计算 18 第一节 开采境界的确定 18 第二节 资源/储量计算 19 第三节 剥离量计算 .20 第五章 工作制度和
2、生产能力 21 第一节 露天矿工作制度 21 第二节 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21 第六章 开采工艺与设备 .22 第一节 开采工艺 22 第二节 开拓运输系统 .22 第三节 设备选型与设备数量 .27 第四节 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七章 采区初始拉沟位置的选择 37 第一节 拉沟位置的选择原则 .37 第二节 初始拉沟位置的确定 .37 第八章 采区接续与开采进度计划 40 第一节 基建工程量 .40 第二节 生产剥采比 .40 第三节 生产能力验算 .41 第四节 开采进度计划 .43 2 第九章 地面防排水及地下水的控制 44 第一节 地面水的防治 .44 第二节 地下水控制 .47
3、第十章 露天矿运输及排土 49 第一节 矿山运输 49 第二节 排土场及排弃计划 .50 第十一章 地面生产系统 .53 第一节 概 述 .53 第二节 生产能力的确定 53 第三节 选矸系统 53 第十二章 机电维修设施及专业仓库 55 第一节 概述 .56 第十三章 总平面布置 60 第一节 概 述 .60 第二节 设计原则及范围 60 第三节 露天煤矿总平面布置 .61 第四节 防洪排涝 63 第十四章 供配电、自动化及通信 64 第一节 供配电 .64 第十五章 给排水及采暖通风 66 第一节 给排水 .66 第二节 采暖通风 67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69 第一节 矿区生
4、态环境概况 .69 第二节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69 第三节 露天开采主要引起的环境问题 71 第四节 环境防治保护措施 .73 第六节 环境保护机构设置 .78 第十七章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79 第一节 劳动定员与劳动生产率 79 第二节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80 致 谢 参考文献 3 前 言 随着我国煤炭储量的日益减少, 能源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目前我国 95% 的煤矿属于井工开采, 煤炭平均回采率低, 大量的煤炭丢弃使得我国的煤炭资源日愈紧张。 采用露天开采,既能对井工无法开采的煤炭资源及火区燃烧的煤炭资源进行回收,有效保 护和开采矿产资源,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提高
5、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也可以 解决双突及高瓦斯矿井井下火、瓦斯等隐患威胁,改善矿井安全条件。特别是对于我国稀 缺的煤种、实施保护性开采的“煤中之王”太西无烟煤,露天开采意义更为深远。 一、设计指导思想一、设计指导思想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装备、高产高效; 3、尽量利用现有生产、生活设施; 4、有利于环境保护; 5、有利于维护矿区稳定与和谐发展; 6、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二、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1 1、矿田位置及交通、矿田位置及交通 大峰露天煤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北部腹地,汝箕沟矿区中部,行政区划隶属 于石嘴山市
6、大武口区,矿田南北长 2.94km,东西宽 1.59km,面积 4.68km 2。地理坐标:东 经 1065228,北纬 385218(矿办公大楼地理坐标) 。 本矿为平汝铁路支线的终点站,途经大武口到平罗火车站与包兰铁路相连,另有矿区 公路至汝箕沟口经 G110 可达石嘴山市和自治区首府银川,与其它公路干线连接通往全国 各地,交通极为便利。 2 2、开采境界、开采境界 大峰采区下组煤地表境界为:东、西、北以七2煤层露头为界,南以辅勘探线为界, 采区内地表境界走向长 1.6km,倾向宽 1.2km,面积 1.92km 2,最高开采标高+1960m,坑内 最低标高+1750m。 3 3、开采煤层、开采煤层 大峰采区下组煤可采煤层为第三层、第五层、第七1 1层、第七 1 2层、第七 2层煤,各煤 4 层可采厚度分别为 3.97m、2.43m、0.96m、1.39m、2.24m,总可采厚度为 10.99m。各煤层 容重分别为 1.32t/m 3、1.33t/m3、1.34t/m3、1.35t/m3、1.34t/m3。 4 4、资源、资源/ /储量、剥离量、剥采比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