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课程报告---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EDA课程报告---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DA课程报告---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33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1 EDA课程设计报告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2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熟悉 QuartusII 及其 LPM_ROM 与 FPGA 硬件资源的使用方法。 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二、设计要求: 1、clk 为 12MHz。 2、通过 DAC0832 输出正弦波电压信号,电压范围 0-5V。 3、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 三、设计内容: 在 QUARTUSII 上完成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 计,包括仿真和资源利用情况了解(假设利用 Cyclone器件) 。 最后在实验系统上实测, 包括 FPGA 中 ROM的在系统数据读写测试和利用示波器测试。 信号输出的 D/A 使用实验系统上的 ADC0
2、832。 四、 设计原理: 图 1 所示的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由四部分 组成: 1、 计数器或地址发生器(这里选择 10 位) 。 3 2、 正弦信号数据 ROM (10 位地址线, 8 位数据线) , 含有 1024 个 8 位数据(一个周期) 。 3、 VHDL 顶层设计。 4、 8 位 D/A(实验中可用 ADC0832 代替) 。 图 1 所示的信号发生器结构图中,顶层文件 singt.vhd 在 FPGA 中实现,包含两个部分:ROM 的 地址信号发生器, 由 10 位计数器担任;一个正弦数 据 ROM, 由 LPM_ROM 模块构成。 LPM_ROM 底层是 FPGA 中的 EA
3、B、ESB 或 M4K 等模块。地址发生器的时钟 clk 的输入频率 fo 与每周期的波形数据点数(在此 选择 1024 点) ,以及 D/A 输出的频率 f 的关系是: f=fo/1024 图 1 正弦信号发生器结构框图 VHDL 顶层设计 singt.vhd 10 位计数器 (地址发生器) 正弦波数据 存储 ROM 8 位 D/A 4 FPGADAC08328 clk 运放 Vo 按键 图 2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图 五、 设计步骤: 1、 建立.mif 格式文件 首先,mif 文件可用 C 语言程序生成,产生正弦波 数值的 C 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mai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DA 课程 报告 正弦波 信号发生器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