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开题报告
《舆论监督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舆论监督开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一、 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现在,中国社会主义 舆论监督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过程中,舆论研究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建设越是深入,就越需要 科学的舆论研究成果来指导。许多边缘学科的创立,为舆论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 新的视觉和理论支持,对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思想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无疑对我国 当前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 切实帮助群 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服从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有着极为重要 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探究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源头及其特征,以典型案例为论
2、证依据, 进而论证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出现,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期望以古鉴今。 二、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诺尔 诺依曼(Noelle Neumann) 的考证, 卢梭在社会 契约论中首次使用了“公众舆论”(lopinion publique) 一词 。 1762 年, 法国学者卢梭在 社会契约论 中指出: “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 目 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 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 ”他首次将“公众”与“意见”两个概念结合起来, 并进行了论证。 在中国,“舆论”一词的最早记录,见于三国志魏书王朗
3、传 :“设其傲 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学者魏永征在新闻传播法教程中指出: “舆论监督一词,是中国学术界的发 明。有记载说,最早是 80 年代初甘惜分老人提出来的。甘老深居不出,已十多年未 见,未能当面聆教。我所见到的,有 1986 年成美、童兵合写的新闻理论简明教程 中有关于舆论监督的大段论述,还有是孙旭培的硕士论文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中 也说了这个概念,现在可以见到的是文汇出版社 1988 年出版的新闻自由论集中 收入的此文,其实更早发表于 1986 年出版的新闻法通讯 。纵观他们的说法,都是 按照国际通行的认识,把舆论(public opinion)定义为“公众的意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舆论监督 开题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