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论文---煤矿采区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论文---煤矿采区设计(66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论论 文文 题题 目目 xxxxxxxxxxxxxxxxxxxxx1111 采区设计采区设计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采矿工程采矿工程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李保林李保林 班班 级级: 采采 506-1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刘鹏程刘鹏程 河南理工大学高等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学院 2011 年年 06 月月 01 日日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论论 文文 题题 目目 xxxxxxxxxxxxxxx 煤矿煤矿 1111 采区设计采区设计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采矿工程采矿工程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班班 级级: 指导教师:指
2、导教师: xxxxxxxxxx 学院学院 2011 年年 06 月月 01 日日 目 录 引言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 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8 第三章、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22 第四章、 采区车场设计及硐室 34 第五章、 矿井通风系统 42 第六章、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57 第七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0 参考文献 61 设计总说明 本设计部分为 xxxxxxx责任有限责任公司 xxxxxxx新井设计, 全篇共七个部 分: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采 区车场设计和硐室,矿井通风系统,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和主要经济指标, xxxxx
3、xx 矿位于郑州矿区新密煤田,由 xxxxxxx,xxxxxxx 和 xxxxxxx 三家 出资组建,井田走向长 12.5km,倾斜宽 34km,面积 50km 2,井田内可采煤层为 二3煤和二1煤,煤层赋存稳定,二1煤层平均厚度为 5.5m,二3煤层平均厚度 为 1.3m,煤层倾角变化范围不大,为 812。井田可采储量为 2.2310 4万 t。 矿井首采区平均涌水量为 1910 t/h ,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4.436 m3/t, 属于低瓦斯矿 井,煤尘有爆炸危险,煤层不易自燃。 xxxxxxx 年设计生产能力为 300 万 t/a,服务年限为 53.3 年。矿井采用双翼 长壁后退式开采,
4、 矿井同时生产的采区数目为 3 个, 各采区布置一个生产工作面, 矿井通风方法为中央边界式通风。 设计过程中确定的方案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并且安全可靠,采煤方 法中选用的设备尽量考虑国产,并且设备之间要相互配套。设计内容要不能违背 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不能出现原则性的错误。 第第 1 1 章章 井田概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况及地质特征 1.11.1 井田概况井田概况 1.11.1.1.1 交通位置交通位置 xxxxxxx 井田位于河南省 xxxxxxx 西侧,行政区划属新 xxxxxxx 和 xxxxxxx 及新 xxxxxxx 管辖。 G107 国道、郑新公路、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郑石高速
5、公路从井田东侧通 过,新密公路从井田南部通过。 区内公路以 xxxxxxx 为中心, 可通往郑州(40km)、 新密(48km)、 禹县(38km)、 平顶山(110km)、许昌(74km)等地。新郑国际机场位于井田的东北部。本区已形 成非常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矿井交通位置见图 1-1-1。 1.1.21.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区内绝大部分为第三、四系冲积层覆盖,为平原微丘地形。地势总体比较平 坦,仅西北部冲沟较发育,西部边缘地带出现一些小丘陵和零星突起。井田内海 拔标高一般在+100m+175m,平均为+125m左右,相对高差约为 75m。 1.1.1.1.3 3 地表水系地表水系 本区主要河流为双洎河,属淮河水系。河床宽度 1030m,河底平均低于 地面 16m,正常流量 2m3/s,平均行水深度 0.5m,河底坡降 1/2001/1200,河 底岩性为沙壤土。双洎河为常年性河流,该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本井田。河流流 量受季节影响较大,旱季较小,雨季较大,最大洪水流量为 256 m3/s,洪水位标 高为+122.33m。 1.1.1.1.4 4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干湿季节性交替明显,年温差较大,四 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两季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 14.1,月最高 气温 38.6(1976 年 6 月) ,月最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