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姓 名: 学 号 : 学 院: 班 级: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一 二 年六 月 前 言 采矿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某一矿井的实际情况 ,对其进行的系统化设计,这对提高我们理论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所以这也是采矿专业的核心。 我在小马矿进行近三周的实习,收集了小马矿的详细的地质资料。并且在三月底开始进行设计,一直到六月初基本完成,一共历时两个多月。在这设计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是我的专业课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是我受益匪浅。 本设计实在原矿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做了部分修改而使矿井满足现代化矿井的需要而进 行。小马矿井田面积 8.291km2,地质储量 8050 万吨,可采储量 5113 万吨。因此井型为 90 玩 t/年。本矿开采二 1 煤层,煤层平均厚度 6.12m,煤层赋存稳定,煤质为优质无烟煤,视密度为 1.47t/m3,顶底板稳定,相对瓦斯 涌出量为 10.47m3/t,正常用水量为200m3/h,煤尘五爆炸性,开采条件较好。 本设计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由于井田面积的限制,在井田西翼倾角约 10,采用单水平上山带区开采,共设有两个带区, 10 个分带,且首采工作面即为带区。在井田东翼由于倾角约 13顾采用单水平上下山采区式开拓。井底车场设在 100 标高,轨道大巷即为 100,运输大巷设在 87m 标高。前期风井设在带区中间运输大巷上,为带区服务。带区取消了上下山等巷道,缩短了建井工期。并且也没有采取上部,中部车场仅有带区下部车场,下部车场采用底板 绕道。 带区斜巷倾角约 10,分带轨道斜巷进风在大巷初用底板绕道与轨道大巷相连,分带运输斜巷回风,在大巷出用回风斜巷与运输大巷相连,乏风回到风井。 首采带区包括四个分带,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方式,工作面跳采,采掘比为 1:2。首采工作面为俯斜开采,首采工作面长 160m,采煤机选用 MXB-930,放顶煤支架选用ZFS6000/20/30, 采高 2.5m,剩余的煤层采用放顶煤支架放出,采放比为 1:1.5,本设计选用一采一放,工作制度为四六制,三班采煤一般准备,日进度 2.4m。工作面端头采用端头支架支护。 本矿属于高瓦 斯矿井,总进风量为 90m3/s,采用副井进风,副井井筒直径 5m,风速低于 6m/s,满足风速要求,还有一定的余量,副井进风后经井底车场后,进入轨道大巷,分配给工作面的风量为 50m3/s,流进分带轨道斜巷清洗工作面后,经过分带运输斜
收藏
编号:138878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82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14-03-05
100
金币
- 关 键 词:
-
采矿工程
毕业设计
- 资源描述:
-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姓 名:
学 号 :
学 院:
班 级: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〇一 二 年六 月
前 言
采矿毕业设计是采矿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
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后,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某一矿井的实际
情况 ,对其进行的系统化设计,这对提高我们理论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所以这也是采矿专业的核心。
我在小马矿进行近三周的实习,收集了小马矿的详细的地质资料。并且在三月底开
始进行设计,一直到六月初基本完成,一共历时两个多月。在这设计期间,我学到了很
多东西,是我的专业课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是我受益匪浅。
本设计实在原矿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做了部分修改而使矿井满足现代化矿井的需要
而进 行。小马矿井田面积 8.291km2,地质储量 8050 万吨,可采储量 5113 万吨。因此井
型为 90 玩 t/年。本矿开采二 1 煤层,煤层平均厚度 6.12m,煤层赋存稳定,煤质为优质
无烟煤,视密度为 1.47t/m3,顶底板稳定,相对瓦斯 涌出量为 10.47m3/t,正常用水量为
200m3/h,煤尘五爆炸性,开采条件较好。
本设计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由于井田面积的限制,在井田西翼倾角约 10°,
采用单水平上山带区开采,共设有两个带区, 10 个分带,且首采工作面即为带区。在井
田东翼由于倾角约 13°顾采用单水平上下山采区式开拓。井底车场设在 — 100 标高,轨
道大巷即为 — 100,运输大巷设在 — 87m 标高。前期风井设在带区中间运输大巷上,为
带区服务。带区取消了上下山等巷道,缩短了建井工期。并且也没有采取上部,中部车
场仅有带区下部车场,下部车场采用底板 绕道。
带区斜巷倾角约 10°,分带轨道斜巷进风在大巷初用底板绕道与轨道大巷相连,分
带运输斜巷回风,在大巷出用回风斜巷与运输大巷相连,乏风回到风井。
首采带区包括四个分带,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方式,工作面跳采,采掘比为 1:2。
首采工作面为俯斜开采,首采工作面长 160m,采煤机选用 MXB-930,放顶煤支架选用
ZFS6000/20/30, 采高 2.5m,剩余的煤层采用放顶煤支架放出,采放比为 1:1.5,本设计
选用一采一放,工作制度为四六制,三班采煤一般准备,日进度 2.4m。工作面端头采用
端头支架支护。
本矿属于高瓦 斯矿井,总进风量为 90m3/s,采用副井进风,副井井筒直径 5m,风
速低于 6m/s,满足风速要求,还有一定的余量,副井进风后经井底车场后,进入轨道大
巷,分配给工作面的风量为 50m3/s,流进分带轨道斜巷清洗工作面后,经过分带运输斜
展开阅读全文

毕设资料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