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文--MnCr2O4纳米八面体在催化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过程中的鉴别
《外文翻译文--MnCr2O4纳米八面体在催化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过程中的鉴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文翻译文--MnCr2O4纳米八面体在催化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过程中的鉴别(19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 PDF外文:http:/ 中文 1.2 万字 出处: Acta Materialia, 2010, 58(15): 5070-5085 MnCr2O4 纳米八面体在催化 奥氏体不锈钢点蚀 过程中的鉴别 S.J. Zheng, Y.J. Wang, B. Zhang, Y.L. Zhu, C. Liu, P. Hu, X.L. Ma 摘要 : 不锈钢的点蚀是材料科学和电化学的经典难题之一, 点蚀 普 遍 认为是 来 源于 MnS 夹杂物 的局部溶解,MnS 夹杂物 或多或少存在于不锈钢中。然而, 最初有 MnS 溶解优先出现的位置是 难以预测的 , 这 使 点蚀成 为人
2、们 主要关注的地方。 研究 工作中, 我们在 原子尺度 下 , 指出 盐水存在的 地方 是 MnS 开始溶解的最初位置。 采 用原位环境透射电镜( TEM),我们发现 大量的 纳米尺寸的八面体 MnCr2O4 晶体 (具有 尖晶石 结构 和 Fd 3 m 空间群 )嵌入到 MnS 介质 中,产生 MnCr2O4/MnS 局部纳米原电池。 透射实验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阐明 了 纳米八面体 是被八个含金属端子的 1 1 1面封闭的,这是有害的,它充当了反应部位和 MnS 溶解的催化作用。这项研究工作不仅发 现不锈钢中 MnS 溶解的起源,而且显示 了 材料失效 在 原子尺度上的 演化,材料失效可能会
3、出现在潮湿环境中服役的众多工程合金和生物医用器材中。 关键词: 扫描 /透射电子显微镜( STEM);腐蚀;催化;电化学;不锈钢 1. 前言 不锈钢因为其优秀的耐蚀性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不锈钢实际上不是不生锈 ; 在有 负电性 强 的阴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不锈钢对局部点蚀很敏感,点蚀是引起材料失效的一种主要因素。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做出了很大努力去寻找点蚀的起源,以便更好的控制或减少失效过程。 不锈钢中除了碳,硫也在影响材料性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作用。不锈钢中的硫含量是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设计的。不锈钢中的硫通常以硫化锰( MnS)的形式存在, 其
4、润滑作用可以满足机械加工的要求 。 然而,硫含量越高,不锈钢中 MnS 含量就越高,会导致耐蚀性 较 差, 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点蚀现象是由 MnS夹渣物的溶解造成的。从冶金学的观点来看, Williams 和 Zhu 提出 MnS 夹杂物内部和周边的 化学变化 是引发点蚀的一种机制。 顺着 这个 提议 , Ryan 等通过二次 离子 质谱仪 对 聚焦 离子 束 溅射选区 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他们 发现 钢基体中MnS 粒子 附近 的 Cr: Fe 比率 明显减少 ,并提出 贫铬区容易发生触 发点蚀的高速率溶解现象。 与此相反,蒙等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 X 射线能谱分析在相同钢中
5、并没有发现 这样的 贫铬区。 尽管不锈钢的点蚀 确认是与 MnS 夹杂物有关,但是由于缺乏在原子尺度上关于 MnS 溶解优先出现的最初位置的信息,点蚀与局部化学过程之间的联系尚未建立起来。 这种信息的缺乏是由宽泛的使用以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俄歇电子显微镜 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造成的,而这些分析方法不能为局部三维( 3D)信息提供所需的空间 /化学分辨率。 点蚀在电化学和材料领域仍然是一个经典的难题。 为找到 MnS 溶解的最初位置 并 为了 此 后 监控 点蚀这一 过程,在化学介质存在下的原位观察是必要的, 此外分析方法中的空间和化学分辨率必须高 到 在 3
6、D(三维)上是原子级 的 。 在此项研究工作中,我们用 原位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 ( TEM) 技术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 ,并提供了关于 MnS 出现溶解的最初位置的信息,这信息在近几十年来都是未知的。 我们期望 当前的研究 能够 建立起一个以电化学为基础的点蚀新理论。 2. 实验过程 2.1 样品制备 我们选择高含硫量的商业用 316F 型奥氏体不锈钢作为主要的实验对象,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MnS 夹杂物可供分析。此外, 在此项工作中也对奥氏体不锈 钢的另一种典型代表( 304-型含硫量相对较低)进行了研究。这些钢材是由新日铁和日本
7、Sumikin 不锈钢公司制造,运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领域。 316F 钢的组成成分(重量百分比)在表 1 中列出。在当前的研究中,所接收到不锈钢是热轧制成的直径为 1 厘米的条棒状钢材。这种轧制使 MnS 夹杂物成针状,并且平行于轧制方向。 表 1 当前研究中 316F 不锈钢的组成成分 2.2 TEM 样品制备 首先 用线性精密切割将钢棒切成每段 3 毫米 。 平行于轧制方向的试样块被切成厚度为 300m 的切片。 准备直径为 3 毫米的模切磁盘,然后 在丙酮中超声波清洗以除去 在切割时可能粘附在表面的颗 粒和机油 。然后对试样使用不同粒度的水磨砂纸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文 译文 mncr2o4 纳米 八面体 催化 奥氏体 不锈钢 过程 进程 中的 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