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外文翻译--在食品安全危机中,信任度对于的消费者行为有决定性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外文翻译--在食品安全危机中,信任度对于的消费者行为有决定性影响(18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中文6400字,3600单词,2万英文字符 PDF外文:http:/ 南京邮电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电子商务 学生姓名 王芳 班级学号 B080112 B08011203 外文出处 Leef H Dierks, C Hennig Hanf Trust as a Determinant of Consumer Behaviour in Food Safety
2、CrisesR Australia, Gold Coast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Conference, 2006: 12-18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价: 1翻译内容与课题的结合度: 优 良 中 差 2翻译内容的准确、流畅:
3、 优 良 中 差 3专业词汇翻译的准确性: 优 良 中 差 4翻译字符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符合 不
4、符合 4 分 指导教师签名: 林 萍 2012 年 05 月 19 日 2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在食品安全危机中,信任度对于的消费者行为有决定性影响
5、Leef H. Dierks and C.Hennig Hanf 摘要: 基于一个对 Ajzen计划行为理论的延伸 , 本文对德国消费者就不同信息来源的信任度进行了调查。 此外,还探讨了消费 者的信任 能影响到何种程度 无论是在标准的采购情况 下,还是在 一个假设的食品安全 危机 ,如禽流 感发病的环境影响下信任度对消费者行为的程度 。 结果 表明, 在 不确定性条件下 , 消费者的态度和他们 对提供商信息的信任 , 都是 确定自己的行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不确定性,信任,食品安全 1 引言 近年来,欧盟
6、已经历了大量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 而这些危机 往往伴随着相当大的需求 缺口 和利润 损失。 当前已确立概念的 需求分析,如新古典微观经济 学法, 并不能对 在食品安全危机下的消费行为提供完全充分说明 。再比如说主观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在粮食危机中消费者的突发性和强烈的反应,而在其他的经济模式下那些显然是可判断的。 为了解释这些特点,在传统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无法确定情况下,就要辅以另外考虑行为方面的问题。其中最相关的特点,特别是在关于非透明的和危险的情况下,是信任因素。通常,信任因素的考虑可被接受作为一个理性的策略,以减少在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涉及到购买和消费的货物大部分具有信
7、用特性的。由于这适用于几乎所有的食物,信任作为一种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的重要性可能应被视为同样重要的经济因素。 科学家对分析在不确定条件下信任作为一个决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这并不仅是对更深入了解自然有显著贡献,而且可以补充作为理解影响消费行为的方式的消费者的行为 模式,对于经济学理论来说,其贡献相比于在古典经济要素中补充收入和价格的影响的贡献。 这种 补全的验证, 对指导明确地描述在不确定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和在随机的 外部冲击的环境中预测消费者的可能反应 是 不可或缺 的 。 2、 模拟信任作为食品 需求分析 的一个因素 尽管 普遍 理
8、解 到行为因素的 重要性日益增加,如 信任对 消费行为的分析, 作为一个嵌入 经济学 的 概念, 还 只是 刚刚过一点起步的阶段 ( Hosmer, 1995年,第 380页)。 关于信任以及其被认定为市场决定因素的条件的研究较为粗略,没有完全应用于在不确定条件下 3 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 Misztal, 1998年,第 29页)。 然而 近年来 新兴的科学家喜欢 在多 层面上将 信任 因素进行概念化 , 但 现行的方法 的多样性 大多规避 了 不同定义的信任。然而,也许信任最 通常被使用 的概念 尤其是在经济环境 下 意味着 一个 信任 的 行为的 倾向,即行为接受的弱点是基
9、于 个人的期望。 Nooteboom( 1996年,第 246页)评论道: “ X信任 Y,表现在 X选择 与 Y合作是基于主观频率 即使是 对 Y有利 , Y也不会选择背叛 X。 Y的 可信 度取决于 Y倾向的真实 性。 最早 , Coleman( 1990年,第 99页) 提出 用基本方法去分析信任 ,他主张 从 在 新古典经济学 中的理性选择模型的角度去分析。 他的做法是基于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并要求委托人 决定他们之间 投 入信任程度 这将会 服从于 期望效用 的期望值即 潜在的收益少 于 的潜在的损失 ,就将不投入信任 而这不会改变他的
10、效用 。 决定是否信任受托人 是 基于受托人 是否 值得信赖 的概率, 如果受托人是不值得信任 , 那么 潜在收益和潜在损失 都 可能发生。 在上述背景下的主观概率的信任 , 它似乎在逻辑上考虑 是 一致 的 。 最早 , Bcker和 Hanf( 2000)开创性 的建立 个人信息处理模型进行 了分析, 用 多层次法 去 在 不确定 条件 下 正式 引入 信任的元素 加入讨论 。 该模型提出了一种两步风险认知过程 。 在此过程中 , 各个类型的供应商之间在可靠性方面的差异会由其主观失败 概率 进行区分。因此,信任被理解为一种主观概率,受托人,即食品的供应商 是可靠的。 就形式上
11、来说 , 消费者 可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供应商。鉴于假设 A类型的供应商 被 视为可靠的, 那么那些 B类 型的 就 被认为是不太可靠。因此, K判断 的概率 P( G A),从 A类型购买不安全的项目 的概率应小于被分配给 B类 型失败 概率 P( G B)。 参照现有的资料和个人的经验,K一般从 J这假设是 A类 型 的 供应商 里 采购 。 由于 K掌握的 信息 不完善 , 无论如何 他 都无法 肯定 J实际上属于 A型的 。他相信 J是可靠的通过 主观概率 PJ表示,留下剩余的概率( 1 - PJ)表示 J属于 B类 型 。当 然, K可以修改他的决定 ,他可以 随时 去购买 一个潜在的
12、不安全的 X来替换 他认为 是 更安全的替代 品 Y。然而, 替代会发生需要当 替代 品 Y的期望效用大于 X的期望效用。 K购买 X的可能性取决于主观概率 Pj。 Bcker和 Hanf( 2000)假设,如果 K了解 到 发生 的 一个令人不安的 事件 的 发 生 率, 归因于 J曾 出售的物品 X, K会 稍微 修 正 信任的 优先 性 将关于 J's的可靠性的概率 Pj改成事后 概率 Ppj。 Ppj是 知道 “ J为 A类 型 '后观察 到 X是不安全的条件概率 。 以下各段将讨论 在 发展 成为行之有效的期望效用理论 之前的各个阶段的理论 。其中 前景
13、理论 和 理性行 动 理论 ,都 被 认为 是构成方法论 计划行为 理论 (下称“ TPB”)的先驱者 , 而 TPB是 本文将主要集中 讨论该 方法。 理性行 动 理论 , 是 Fishbein与 Ajzen( 1975年 )和 Ajzen与 Fishbein( 1980年) 提 出 的 ,目的是预测 人们主观的行为并全面解释 人们做出该行为的内在 心理因素。在这 种 情况下 , 该 理论结合 了 Fishbein( 1963年)的态度理论和 Dulany( 1967)的 以前没有明确 指出 的社会行为 的命题 控制 理论 。 结果,理性行动 理论强调 了 行为和规范信念 对 消费者进行某一 既定 行为的意图 是 有影响 ( East,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