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建造过程外文翻译
《材料与建造过程外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与建造过程外文翻译(12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 1 文章出处: John P.Cook P.E Composite Construction Method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6 材料与建造过程 我首先提到的是材料,因为对我而言,材料是最基本的建筑要素。最终,人们在毁坏的建筑废墟中发现的只是石头。所以在我看来,研究建筑学的材料方面 它们承担着建筑学的物质层面是非常重要和根本的。 我认为认识建筑学的第一步是去了解什么是混凝土、钢材、木头等材料以及如何应用他们,还有它们究竟表现了什么。它们最终可以构成什么样的造型,这就是今天我 竭力向大家展示的,这将从我最初的作品一直贯穿到最近的作品。 在这
2、个用玩具搭建的小雕塑造型中,旋吊石头的力贯穿物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石材、木材和绳索(缆线)甚至是钢材所组成的物品传递着。这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上却颇有学问。这里所有的玩具都处于受拉状态,线团产生向外的倾覆力,但它本身处于受压状态。连这些物品的色彩也呈现一种简洁却精心的格调。毋庸置疑,这里充分表达和揭示了在空中悬吊石块的情形。 我在瑞士的阿拉干的沃连高级中学承担了一个项目,是在几栋现有的建筑之间进行增建的工程。我设计的项目包括一个入口、一个 中心报告厅、图书馆的顶棚和大会议室的屋顶。在设计过程中,我几次根据材料的变化修改方案。有些部分运用混凝土和钢材的组合方案,有些则运用玻璃和钢材的组合方
3、案,还有些部分运用了混凝土和木材的组合方案。依据对不同材料进行测试的结果,运用不同的材料特性解决不同的需求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提及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用光来控制各种不同空间的特性,那对于我来说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入口的构思是从现存建筑的布局和规划中得到的,平面呈梯形,我的方案是切去了其中的一个对角,形成了由一个拱券连接的两个平面呈锥形顶盖。每个顶盖都偏向各自的方向。在它们的交接处有一个截面呈管状的拱,起到抵抗扭矩和排水天沟的作用。即便如此,管状物本身还是承受了很大的扭矩。我在这里用它来作为立面上的衔接和屋顶覆盖物,用以协调所有的建筑构件以形成建筑风格上的统一。 与此同时,每一个建筑构件又应清晰地
4、表现,尤其是在立面上更为重要,在本方案中表现为树叶或手掌的形式,一种非常具有形式感的造型本身就是设计的组成部分。这当然是在我对项目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而产生的构思,这样做可以赋予建筑物以令人惊叹的自然形态。单纯对事物的观察如同建筑材料一样都激发着我的创作欲望。 沃连高级中 学的第二个增建项目是一个入口空间。在那里,我设计了一个木制的圆形屋顶。屋顶的形象非常鲜明,其圆形被辐射状分割,分割后每一个部分呈 V 字型,使内容空间十分开敞。我用线型的、代表受压的构件取代了折角部分的构件。我将圆顶上不同类型的支撑构件各自分开,使人们领会到这些构件在视觉上共同构成了顶棚外围的一个圆环。这个承受拉力的环浮在半空
5、,它是我与地心引力进行对抗的思想的具体体现,使圆环看起来非常明显又不含任何结构意义。屋顶真正的支撑 V 字型构件的转角部分起到了拉结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 2 光从圆形屋顶的后方进入,从它底部反射到三角形的折角 部分。位于圆顶后面的部分在光的作用下仿佛消失了,所以使人感到整个屋顶好像飘浮在内部空间之上。显而易见,当你看到所有的构件组合在一起时,就仿佛与花瓣的形象突然有了些许默契。 在图书馆的设计中,对光的处理以及协调光与空间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我认为自由墙体分隔和形成一束沿切线方向的光非常必要,就像路易斯 康或许曾经做过的那样。我希望让位于圆形中心的屋顶向之倾斜的柱了,它同时又是汇集屋顶雨水
6、的通道。屋顶是由几片薄片组成的壳体结构,其折角设计得恰到好处,以确保屋下照耀时,就产生了沿着墙体呈切线的光束。 为了吻合图书馆 储藏图书的功能,我构思了一本张开的书的形象。脑海中依然浮现着出现过几次的“屋顶浮在半空”的构思,这是为体现屋顶的轻盈而进行的处理。创造轻盈感是因为要与材料或静力学结构形成对比。在这里,通常表现屋顶感觉较重而承重的中柱却显得很轻盈,两种材料的对照与侧面采光的作用使整个屋顶仿佛飞了起来。壳体的基座不是普通的双曲面或抛物面,它是一本打开的书的形象。同时,壳体还仿佛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鸟。这是一种设计概念的叠合,你还可以从中柱托起的壳体中领略到叶子的形象。 至于大厅或者演讲厅的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建造 过程 进程 外文 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