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责任感的心理结构及其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责任感的心理结构及其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责任感的心理结构及其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毕设资料网上搜索。
1、大学生责任感的心理结构及其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二、课题设计 (一 )课题细分 根据项目申报评审书中的计划以及规划办的要求,本课题细分为四个子课题: (1)子课题一: 大学 生责任感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2)子课题二:大学生责任心理的基本结构 (3)子课题三: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基本态势 (4)子课题四: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与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二 )子课题的人员分工 子课题 序号 子课题名称 负责人 1 大学生责任感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况志华、王汉清、刘 娴 2 大学生责任心理的基本结构 况志华、张洪卫、吴云霞 3 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基本态势 况志华、张洪卫、蒋
2、黎 4 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与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况志华、王汉清、张洪卫 (三 )子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目标 子课题序号 子课题名称 研究方法与目标 1 大学生责任感研究的 现状与进展 本部分主要运用理论综述和对比分析等定性研究的方法,回顾、综述、分析并评价国内外有关责任心理、尤其是大学生责任感研究的已有成果,为下一步研究 提供理论基础。 2 大学生责任心理的 基本结构 本部分主要参考国内外有关事前责任与事后责任、日常生活中的责任、责任拒绝、责任归因与推断等理论或假设,构建我国大学生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的基本构成元素,并运用实证研究以及定量分析的方法检验、证明这些构成元素间的结构方式和体系
3、。 3 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及其基本态势 本部分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针对大学生责任心理的基本结构,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并借助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全面了解、分析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基本态势。 4 当 代大学生责任教育与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本部分主要运用开放式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结合第二、三部分的研究成果,提出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关于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与培养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对策。 (四 )研究的过程与时间节点 1.预研 时间节点:课题组已于 2006 年初开始,从事本课题相关的预研工作。 完成情况:自本课题申报之日起到得到正式批准立项之间,本课题组已经做好资料搜集、子课题论证、问卷搜集、相关调研等前期预研工作。 2.正式研究 时间节点 研究内容 完成情况 自立项批准起 2006 年 12 月 综述并评价大学生责 任感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已完成 2006 年 11 月 2007 年 5 月 从责任认知、情感、行为层面,构建大学生责任心理的基本结构 已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设计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责任感 心理 结构 及其 教育 研究 钻研 开题 报告 讲演 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