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引言11课题说明111.1课题简介111.1.1包装自动线结构111.1.2包装控制线自动要求221.2课程设计的目的42课题任务分析5533控制方案设计53.1任务分析53.1.1控制要求分析...1液体自动包装机液体自动包装机设计者:设计者:引言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的包装质量要求也
自动包装Tag内容描述:
1、觉和嗅觉. 味道可以 很 大 程度作 退化的处理和 或扩展存储.其他质量属性,也可能受到影响,包括颜色,质地和营养 成分 . 食品质量不仅取决于原材料,添加剂,加工和包装的方法,而 且其预期的货架寿命保质期过程中遇到的分布和储存条件的质量。
2、828 日日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电脑主机箱的特性分析, 确定流通环境的动力学指标, 并根据相关资料 的查阅确定了产品脆值,选择缓冲材料,从而设计衬垫用量以及外包装箱,制造包装样 品,并进行试验来检测包装件的性能,达到优化设计的目地. 关键词。
3、 页 2.1产品的流通区间 第 4 页 2.2 等效跌落高度的确定 第 5 页 2.3 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 第 5 页 2.4 装卸与搬运第 5 页 2.5 贮存环节 第 6 页 3 产品特性分析 第 7 页 4 缓冲包装设计 。
4、 指导教师: 王 杰 学 部: 机电工程学部 答辩日期: 2013 年 05月 22日 黑 龙 江 东 方 学 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评 语 一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总 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答 辩 委 员 会 评。
5、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因此就对酸奶的包装工艺提 出了要求. 设计要求:盒装;包装净重 120ml,保质期 15 天;酸奶 ,年产量 2 万 T. 1.1.2 产品包装在流通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酸牛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
6、过程已有手工作业转变为机械化作业.这不仅仅降低了人的劳动程度, 而且也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率,同时也使包装的形式在不断的改进革 新,使广大的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产品的营销,提高了产品 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可以为企业带来。
7、 第 2 章 DXD系列包装机的组成结构8 2.1 供纸模块 8 2.2 横封纵封模块 8 2.2.1 包装封口强度的检测意义 9 2.2.2 热封器的基本组成 9 2.3 光电定长11 第 3 章 包装机电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2 3.1 。
8、度箱等几大部件,整个 包装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与现代化机械相比,本机器实现了高速连续性,具有较高 的生产率低动力消耗使用简单维修方便可靠等优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食品加工品的出现,对包装技术和包装设备 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装机。
9、1 1 1.1.2 包装控制线自动要求 2 2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2 课题任务分析 5 5 3 3 控制方案设计 5 3.1 任务分析 5 3.1.1 控制要求分析 5 3.1.2 控制方案6 6 3.2 设计主电路。
10、3 年 6 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I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要求设计一台扭结式糖果包装机,通过许多方案的综合评价筛选,最后确定了这一台连续式包装机.该机由上料斗分糖落糖部件钳糖部件扭结部件纸架部件切纸部件以及动力源 无极变速部件动力分。
11、设计 4.2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线图 . 5. 巧克力糖包装机的凸轮机构. 5.1 顶糖凸轮机构设计 . 5.1.1 凸轮机构轮廓曲线设计结构示意图 5.1.2 顶糖凸轮机构平底从动件位移曲线图 5.2 送纸滚筒凸轮机构设计 5.3 折纸凸。
12、势 . 3 1 12 2卷纸包装机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卷纸包装机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6 1 13 PLC3 PLC在包装机械上应用的可能性和前景在包装机械上应用的可能性和前景 6 1 14 4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 7 第二章第。
13、封机构供料机构剪切机构传动机构及电器控制系统.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其传动系统的支架整机的箱体进行改进,使其满 足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生产效率. 本机的特点是能自动完成制袋,可调量杯计算充填打印日期封合部位打口 记数等功能。
14、热封装置切割装 置操作箱等几部分组成.本次设计主要完成传动系统包括链轮齿轮 轴 ,物料计量装置及总体装配的结构设计. 全自动粉料立式包装机采用功能完善齐全,操作灵敏简便,包装质量完 美,安全卫生可靠,性价比高,其技术参数如下: 包装速度:5。
15、15 年,食品与包装机械业总产值有望突破 6 000 亿元,每年平均增速约维持在 16的水平. 目前,食品包装机械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应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促进包装设备总体水平提高, 尤其针对中小型企业,发展多功能高效率低消耗的食品包装设备。
16、1 1 1.1.2 包装控制线自动要求 2 2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2 课题任务分析 5 5 3 3 控制方案设计 5 3.1 任务分析 5 3.1.1 控制要求分析 5 3.1.2 控制方案6 6 3.2 设计主电路。